安徽日报6月22日讯截至6月18日,为期仅三天的首届中国(淮北)专利推介会签约227项,取得预期效果。专家称赞说,这标志在构筑专利技术产业化平台、引导社会优势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专利技术的实施、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能源城市淮北正立足市情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专利”为媒,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以“专利”为媒,在淮北的发展和崛起中有其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因煤立市和煤电兴市的淮北,正面临着严峻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在“加快发展、城市转型、率先崛起”战略目标面前,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发展活力——“抓项目、抓技术、抓投资”,才能推进全民创业。
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合专利“嫁娶”的平台。在创新的今天,大量优秀专利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尤其是非职务发明人的专利成果更是缺乏权威、有效的转让和市场化平台,已成为困扰专利事业的一大难题。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蒋佃水告诉记者,淮北企业家创业热情非常高,他们对新技术有着强烈的渴求,推介会给技术拥有者和需求者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更令人感动的是,此次推介会不仅不收专利权人的展板费、场地费、交易费,还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住宿等服务。正因如此,在推介会召开之前,就有200多家企业已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利权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据统计,有500多名专利权人和28家展团参加了专利推介会,展示了1000多项专利技术项目和成果。
其次就是打造煤城发展的新“引擎”。淮北市的负责人说,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可以借助火爆的推介会,充分了解专利技术信息,乘势引进适合淮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专利技术和人才,促进原本单一的能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参会的北京专家说,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引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更多的人去发明、创造、创业,淮北当然会利用这样一个现成有利的机遇,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的全国专利信息库,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最终将展示出“新煤城、新淮北”。据介绍,为力争创立一个“科技”含量极高的地方品牌,打造出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淮北正在创建中国(淮北)专利技术应用试验基地,建立国家煤系化工专利技术数据库。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淮北市政府还联合宣布,专利技术推介会今后将每年在淮北举办一次,一方面推进淮北这个资源型工业城市步入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也为了在中国更广泛地推行知识产权战略,让更多中等城市、中小城市利用知识产权发展地方经济。
因此,在创新和发展的时代,人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以“专利”为媒的淮北会有新作为。(许根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