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土地放量
贠小苏驳斥“地荒论” 国土部存量找增量
北京报道
“现实的土地供应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地荒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近日就目前业界所关注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如是表态,“在城市特别是大型以上城市,要以供地为主要手段,积极支持城市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大户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设用地,坚决停止别墅建设用地。 ”
大城市新区建设加速
6月13日,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人头攒动,中国地交会如期举行。
邹建明,上海游艇城建设开发副总指挥,为推介上海奉贤金汇游艇城项目,他专程赶来北京参加地交会。
“一期规划获批土地4.8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谈起项目,邹建明介绍,奉贤区政府结合自身地缘优势适时提出了“游艇奉贤”的城市发展战略,欲将奉贤打造成一个集滨海休闲、滨海居住、滨海商务、滨海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主题新城区,让奉贤游艇产业与北部嘉定国际汽车工业一同形成上海“南艇北车”的产业发展布局。“上海市政府已经把这里作为上海进入海洋时代的标志性项目。”
非常巧,就在本月初,记者在上海采访奉贤区副区长杜治中时也得到了相同的信息。
“金汇游艇城是奉贤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政府将在规划上、土地指标上、外部环境的市政配套上都给予大力支持。”杜治中透露,“金汇游艇城卖地在后,与游艇产业相关的建设先行。”
10平方公里,对于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令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
“共有近20个城市、500多块土地参加地交会。而其中,长三角周边的10多个城市是集体参展,仅南京土地储备中心推介的土地就达到50多块,无锡推介的地块也有40多块。”地交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开杰向记者透露。
事实上,长三角一直都在叫嚣用地紧张。
对此,贠小苏认为:“长三角的用地非常紧张,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用地力量。”他强调,这种潜力主要是来自于城乡统筹,来自于土地再利用和再调整,通过存量土地的调整和再整理,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改造,可以在已有土地中腾出新的用地空间,可以在已用土地上提高单位用地的水平,能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城镇建设用地的重整和再利用,无疑有着巨大的商机。”
“国土部门在对2002年-2005年的住房建设供地情况进行清查时”贠小苏再次用数据证实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市目前已供土地但尚未形成实际住房供应的土地面积还有4000公顷,规划建设面积达到8000万平方米,占已出让住宅用地面积总量的53%,相当于北京市近两年的房地产用地总量。
而就在此次地交会的不同主题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地籍司司长樊志全从另一角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1997-2004年全国新增各类建设用地4563万亩,平均每年新增57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428万亩,平均每年占用耕地304万亩。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和灾毁等因素,全国耕地保有量从1996年底的19.51亿亩,下降到2005年末的18.31亿亩,人均耕地从1996年底1.59亩下降到去年的1.40亩,”樊志全的言外之意是,耕地逐年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的事实很难让“地荒论”有成立的理由。
“从全国来看,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用地占到了全国供地总量的30%左右。”贠小苏强调,“现实中不存在地荒的问题。”
耕地警戒线
一边是建设用地的追加,一边却是开发商“深陷地荒之困”。如此巨大的差距,问题在哪里?
闲置问题成了“地荒”的一个顽疾。
“2001年以来,苏州市区依法取消了184个项目,收回土地面积达到66760亩。”地交会当天,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文根坦言,仅2005年,苏州市共盘活存量土地2505宗,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5.7%。
然而,即便是在苏州这种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城市里,得以回收的闲置土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真正实现盘活的更是少之又少。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造成大量土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前些年一些地方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同时,土地管理措施的乏力,也为一些地方变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让土地造成可乘之机。
据显示,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4.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
“而目前,通过整治盘活的数量与如此巨大的闲置土地面积相比只是凤毛麟角。”这位业内人士坦言,其实像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广州这种越是用地紧张的城市,闲置土地的回收和盘活工作越难做。“因为,这些地方的土地升值最快,盘活闲置土地实际上是一场利益博弈。”
当然,城乡规划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
“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100平方米,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是120平方米。但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664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用地已达到133平方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3.3平方米。”樊志全指出,城市人均用地超过国家用地高限的三分之一,大大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一些城市,经济适用房的面积超大豪华,曾经出现过260平方米的超大户型,而更有甚者,有一个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客厅面积都达到120平方米。”樊志全介绍了这种并非个案的事实。
顺着樊志全的话题,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全国村庄建设用地已达2.48亿亩,人均村庄用地218平方米,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平方米/人)45.3%。
在“十一五规划中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公顷”的红线面前,所谓的“地荒说”换成“闲置说”和“粗放说”可能更为贴切。
土地重整
面对“闲置”和“粗放”这两个保护土地资源的“绊脚石”, 国土资源部这一次的旗帜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鲜明。
“必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过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和利用率。”贠小苏透露,今后土地利用必须保证60%以下是存量土地。“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据记者了解,60%的提法是新的表述,之前的表述是要求地方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而没有量化指标。
另悉,国土资源部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受到了长三角用地潜力仍然巨大的启发。
而显然,国土资源部在新一轮的土地宏观调控中还将体现供地结构调整的作用。
“在城市特别是大型以上城市,要以供地为主要手段,积极支持城市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大户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设用地,坚决停止别墅建设用地。”
贠小苏指出。
这是为了落实此前九部委新政中“加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房子的比例建设”所提出的。而业内人士坦言,国土资源部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也是想“一箭双雕”,既能够平抑地价和房价,同时又实现集约用地。
当然,对土地的保护并不是一个部门或者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土地重整应当是规划先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研究员叶立梅对此指出,市长只用这样一种眼光来定位自己城市的功能,然后进行相应和适度超前的规划,土地才能真正实现集约利用。“毕竟土地被占用了之后,对它的使用功能进行重新的划定,要投入很多的成本,适度超前的规划非常必要。”
城市规划部门在集约用地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国土资源部是在强调土地重整的重要性。”江苏省土地学会理事长曹雄也坦言,土地的管理者、所有者、使用者、政府和企业之间有很多相互缠绕、交叉、难以区分的复杂权利,“任何的土地重整、任何的土地流转、任何资源市场化配置,如果不能使真正的土地权利人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权益,这种整理就不是可持续性的。”(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