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汉藏英三种文字定员标牌硬卧车厢内部硬卧车厢内部盥洗室 本组摄影 王 成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赵宝起实习生王成)昨天下午3时,本报记者进入北京某地,登上了将要驶入青藏高原的进藏列车,为您揭开“天路神舟”的神秘面纱。
25节车厢全封闭设计
记者赶到进藏列车停车场时,只见25节装备一新的进藏列车静静地停放在轨道上,鲜亮沉稳的绿色外表格外引人注目。铭牌上标刻“四方—庞巴迪—鲍尔”的车厢全封闭设计。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列车采用了密接式车钩新技术。
车门感应式 供水手触式
记者一上车即感受到了它的特别之处:车厢内所有的门都一改过去的推拉门为横拉门,既安全又节省空间;车厢两端的车门采用感应式的“塞拉门”,旅客进出时只要轻点一个感应开关,车门就可自动开启;车内所有的标志牌都用中文、藏文、英文书写,再配以藏文化风格的纹饰和图案,让人倍感亲切;车厢内的开水供应也采用了手触式设施,只要旅客用手按住开关,就可安全用水;车厢内设有电子显示屏,可随时滚动播出车内温度、列车时速等,让旅客对列车的运行情况有所了解。由于目前车体还没有移交给北京客运段,因此车窗里还没有安装窗帘,卧铺里也没有被褥等用品。
有吸氧面罩 厕所智能化
进藏列车细致的设计让记者耳目一新。比如:车厢走道上方是紧急吸氧口,正式运营时会安装面罩以方便旅客使用;温度计放置在纯木质的底座上,让人明显地体验到了它的环保理念。最能体现进藏列车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是传统列车上令旅客头疼的场所——车内厕所。该车厕所将传统的用手扳拉冲水器,改为智能化的手触式按钮,旅客如厕后只要轻轻一点,就可完成冲水。
卧铺餐车洗脸间,处处精致
走进定员32人的软卧车厢内(一般软卧车厢定员36人),只见4人间卧铺内有呼叫服务按钮,实行无干扰服务。硬卧车厢定员60人,卧铺与走廊采用半封闭形式,加宽的卧铺保证了旅客坐卧的舒适度,其中一节硬卧车厢还首次设有残疾人卫生间。
列车的餐车也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定员44人的餐车,采用的是电气化厨房,安全环保,通透的敞开式结构令人赏心悦目。餐车分设吧区和餐区,利用半透明的半隔断巧妙地将休闲与就餐的不同功能区分开来,餐区与吧区互为掩映。
记者来到洗脸间洗手,不仅整体玻璃钢洗脸间宽敞明亮,充满西藏地域特色的藏黄色、莲花图案和艳丽组合色也格外引人注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