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注西藏?
经过将近6个小时的旅途,5月22日14时50分,飞机徐徐降落在海拔3700米、雪山环抱的拉萨贡嘎机场。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西藏?为什么要去做环保?在路上,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也问同行的志愿者们。
歌手叶蓓的答案是:“从来没有来过西藏,要到这里看看,长长见识。”
来自奥维斯公司的刘晓琳的答复是,“人的生命可能只有几十年,而珠峰一直在这里”,想到此,就会感到没有什么放不下,也没有什么克服不了。
当首创董事长刘晓光第一次在阿拉善见到沙漠时,他突然跪在了沙漠里,对同事说:“我在赎罪,在为过去所做的那些不环保的行为赎罪。”
其实,我们关注西藏,不管是从地理上、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独特的地区,也是最引入注目的地区。”青藏高原问题专家、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顾问师守祥认为,这种关注缘于她的独特、神秘甚至是落后和原始。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目前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很落后,产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贫困面大,因贫困而导致的生态退化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04》显示,西藏的综合发展程度指数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是最低的,其综合发展程度指数仅为欠发达地区的一半,是全国的1/3。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藏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西藏目前推行的仍然是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加快了对草原及其他用地的开垦利用,引起沙化和水土流失。
“在本不适宜种小麦的西藏,开垦了大量的麦田,生长期长达300多天,蒸出来的馒头粘得像粘糕一样,没有人愿意吃。”西藏自治区首席科学顾问孙鸿烈对本报记者说,西藏首先要调整的就是压缩小麦种植面积。
此外,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使草畜矛盾更加突出;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淘金热”、“采药热”,对草原植被产生严重破坏,引起生存环境恶化。
“一个区域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实际上取决于它的资源结构,即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众多因素。”师守祥指出。
“西藏的资源禀赋结构之中,真正具有区域性比较优势的是水力、水电资源、天然的生态资源包括原始的环境生态、特色旅游资源、农牧资源以及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师守祥指出,西藏当前的产业结构,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低效益和资源、环境的高成本。
西藏行我收获了什么?
从5月22日到6月6日,我在青藏高原上不停地奔走,顶着强烈阳光的辐射、高原缺氧和整日在山路上颠簸,以及不断地有滚石从山上砸下的危险。
16天中,我到底收获了什么?
我到了海拔最高的中学(海拔4300米)——定日中学,看到了孩子们好奇地看着笔记本电脑。一个藏族女孩卓玛告诉我,她每天都要步行4小时到学校上学。从这些孩子们身上,我收获了勤奋好学的精神;
我到了海拔最高的小学(海拔5100米)——曲宗巴松完小学,亲眼见到孩子们一圈圈地坐在砂石地上,喝着已经凉了的酥油茶,用小手拌着粘巴吃。我看见孩子们的眼里并没有苦涩,有的只是刚毅与纯真。这让我从孩子们的身上收获了对生活的态度:直面与追求;
我到了海拔最高、也是最贫困的村落(海拔5107米)——藏南浪卡子县的“推”村。我看到全村男女老少穿着清一色的古红色土布衣服,追着我给他们一个个、一家家、一群群拍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和谐与希望;
我到了珠穆朗玛峰海拔5500米的高度,站在乱石嶙峋、崎岖不平的山口,听着脚下冰川融水巨大的流响,望着苍鹰轻轻滑过山巅,体味着自己大口大口地喘气和心跳的声音。我收获着自然的伟力与生命的可贵;
我还真正走进了中国西藏女子登山队队员的生活和思想中,感受着她们对于登山的理解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揣摩着队员普布卓嘎对我说的“要交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去登山”的真谛,感受着队员吉吉在去年珠峰测高的过程中,曾经与死人同睡一个帐篷的心悸,以及每次登顶的喜悦。从她们身上,我收获了集体荣誉的要义和登山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要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是山友们常说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去青藏高原?因为我要去收获。因为我能从艰辛的收获中,读懂人生、体味人生。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