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时报6月23日讯 一方面是各艺术院团为了所谓的“精品工程”与“评奖剧目”,竞相高价聘请外省专家;另一方面,自家的艺术人才却多被束之高阁。针对我省文艺界这一“怪现象”,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泰山日前呼吁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据悉,我省一些重点的艺术剧作和重大的演出活动,几乎成了外地“顶尖高手”们追逐时尚艺术的“试验田”;而我省艺术系列每年评出的高级专业职称高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即每年我省造就的艺术人才,相当于一个大专院校教授和副教授的总和),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成了“名片”上的“摆设”。李泰山认为,对于这种趋外避内的尴尬处境,不免让人心生忧虑。究竟是因为外来和尚好念经?还是因为不能慧眼识珠,知才而善用?
推进我省文化艺术形成跨越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坚实基础,其核心是一个人才问题。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省文艺界在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方面,不尽如人意。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安徽建设文化强省的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李泰山认为,很多观众都是通过看了严凤英演出的《天仙配》、《女驸马》而喜爱上黄梅戏。由此可见,展示安徽文化艺术的魅力,最终还是通过人才优势和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品牌去实现的。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目前我省文艺界人才不仅难以人尽其才,而且流失的现象颇为严重。据了解,一些精英流失,并不因为他们心里对安徽没有感情,主要原因还是在事业上得不到有关主管部门的配套政策和领导的真正重视,因而造成了精神上的失落与工作中的无奈,才异客他乡,另谋拓展。此外,我省还有一些颇有成就的知识分子,曾为安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但由于在用人、职称等方面的不正之风,使他们承受着许多不公正的境遇,结果是伤了一个人,冷了众人心。
李泰山认为,五六十年代由我省专家自己创作、排演的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一直流传至今,不但在艺术创作上比起外省专家毫不逊色,反而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因此,就我省文化艺术的发展而言,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全局来说,要推进我省的文化建设,铸造徽文化品牌,各级领导既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又要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爱惜人才这个事关兴皖大业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关键是要从事关建设安徽文化强省的长远发展大局来考虑,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和政策相配套的保障制度,为艺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努力打造具有一流艺术水平和高精尖的优秀人才,以促进和提升安徽文化艺术的品位,使之真正成为代表徽文化的“金品牌”。(周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