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时报6月23日讯 近期,有水利专家提出了“河湖分开”,以畅通淮河排水和改善淮北涝情。2005年11月中旬,水利部科技委又组织20多位院士、专家对淮河与洪泽湖关系进行了调研,到洪泽湖及入海、入江水道实地考察,河湖分开也是考察的重要内容。 省九三学社日前提出建议,我省应抓紧时机,尽快组织力量进行研究,提供有关“河湖分开”工程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详实资料,争取国家早日立项实施。
省九三为此建议:召开中游治理专家论坛会议;组织人员、成立机构开展调研;积极争取国家重视支持和立项研究,早日列入实施计划。
但愿这一凝聚着民主党派和专家们深情和心血的建议能立即得到论证,并被实施,让淮河,这条我们的母亲河,再次焕发青春的光彩,真正造福江淮大地。
省九三学社为治淮献计
非涝即旱淮河之痛
记者查阅了资料,发现关于淮河的历史,只有两句充满着美好回忆,那就是久远以前的“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江淮熟,天下足。”这段让人向往的富庶景观,应该是黄河夺淮之前真实写照。之后,淮河的历史总与饥馑遍地的水旱灾害密切联系在一起。
淮河中游排水通道不畅和淮北平原农田积涝成灾,是安徽治淮存在的两大难题。
总长2800多公里的淮河,过去500年里共发生过130多次特大水灾。对相当于苏伊士运河11倍、巴拿马运河26倍。淮河流域旱涝周期明晰,一般为11年。但百天大洪大涝,继而百天大枯大旱现象,亦屡见不鲜。淮河流域洪涝主要由暴雨所致。6月、6月,江淮地区特有的梅雨季节,降雨可持续一二个月。范围之大,可覆盖全流域。
最为惨重的一例是1975年8月,受台风影响,洪汝河流域突降暴雨。暴雨中心汝河板桥水库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达1028.5毫米,最大入库流量达每秒1.3万立方米,创世界同流域面积入库量最高纪录。导致8月1日水库水位超过坝顶,水库溃决。洪水以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6小时倾泻7亿立方米。洪水出库时形成高30米、宽12公里到15公里的水流,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建筑物、道路等荡然无存。京广铁路距大坝下游50公里,有31公里被冲毁,铁轨被扭成麻花状。洪水再往下,直接致使洪河石漫滩水库溃决,王老坡滞洪区冲决。据统计,这次虽是小流域洪灾,但导致2.6万人失去生命,1130万人受灾,33万头大牲畜死亡,冲毁房屋625万间,水毁耕地2000万亩。上世纪以来,1931年、1954年、1963年、1991年和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亦举世瞩目。
“非涝即旱”是淮河流域灾害的重要特点。由于淮河流域降雨集中,年际变化太大,水资源很难利用,农业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这使得淮河流域农业非常容易出现大面积干旱灾害。祸不单行,在旧中国,淮河流域的干旱往往还伴随蝗灾、干热风灾害等。近530年,发生流域性旱灾193次,蝗灾103次。
灾害频仍使以农业为主的淮河流域农民深受其苦。历史上农民起义频发是民不聊生的典型标志;而邪教横生,反映了沿淮人民在现实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在虚妄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淮河流域居民外出乞讨似乎成为中国社会一种独特的现象,群体性移居也较为多见。现居于陕西关中平原的河南籍人士就非常之多,几乎每问三个人即有其一。历史上还出现了以乞讨出名的凤阳县,民歌“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唱遍全国。直到现在,沿海和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夜市里卖花的小女孩,相当比重的人员来自淮河流域。
淮河,原本是江淮人民的母亲河,在酝酿江淮文明之后,给予的却是永久的苦难。
一河一湖肇始灾难
安徽在1952年淮河流域发生大面积涝灾后,认识到“防洪保堤,除涝才能保收”,试行了“改种避灾”、“沟洫台田”、“河网化,变淮北为江南”等一系列除涝减灾措施。八十年代又进行了十年田间沟渠配套,提高除涝功能。虽改变了淮北平原受淹、受涝程度,但还是不能达到稳定农业生产的要求。二千多万亩易涝农田,近一半除涝标准达不到三年一遇,年均涝灾面积达七、八百万亩。遇到大一点的暴雨年份,农田被淹、水围村庄的悲惨状况就会出现。反思几十年来淮北平原治涝效果不显著,根本原因还是洪泽湖水位对淮河排水影响,因洪致涝是主导因素。
历史上“黄河夺淮”,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下河道遭到泥沙淤积,淮河尾闾淤废及洪泽湖形成与扩大恶化了中游的排水条件。尤其是洪泽湖湖面抬高,干流洪水坡降减缓,上游洪水来量大,首先占据河槽,支注入淮排水受阻,出现倒灌或漫溢两岸,长久不退。现在的洪泽湖湖底高程10.5米,与上游250多公里的淮河附近河底高度基本相平,蚌埠附近的河底比洪泽湖湖底低2米左右,五河以下浮山附近的河底最低处比洪泽湖底要低15-16米,高程是海平面下5.5米。这样一种独特的河道特性,决定了淮河洪涝灾害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淮河是一条难治的河流”,这是很多领导和治淮专家的感叹和共识。
洪泽湖是历史的产物,是建国初期治淮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枢纽工程之一。五十多年来,蓄泄工程系统已趋完善,发挥的除害兴利效益十分显著,从现实出发,也没有必要作大的变动。淮河能否不经过洪泽湖直接入江呢?1951年《治淮方略》中已经研究过“河湖分开”方案。在盱眙下面从圣人湖到蒋坝三河闸,循古河道开挖23公里新河,淮河就能与入江水道连接。所经过的线路大部分是河边洼地,只有一段土丘地面高程也不超过20米。建国初期的经济力量、生产条件和时间要求都不可能采用这个方案。现在的财经实力和施工机械均非昔比,实施这个方案已不是太大的难题。
河湖分开根本之举
中游一直是淮河的洪水通道。安徽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淮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不能不考虑,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颖河等主要来水河道的治理,可能加快加大入境洪水的来量。与支流洪水的遭遇,会使淮河干流洪水位升高,水情恶化;加上受洪泽湖水位顶托,高水位滞蓄在中游时间延长,中小洪水年份,也会再现大洪水年型的灾情,会迫使沿淮行蓄洪区启用更加频繁。
上游河道治理不能叫洪水下不来,下游要抬高洪泽湖水位也是发展的需要。处在中游的安徽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中游治理,应温习借鉴《治淮方略》中研究过的方案,要考虑如何降低淮河干流在中小洪水年份的洪水位和高水位的持续时间。五十多年前的《治淮方略》,已把降低淮河干流水位重要性提的很明确:“淮河中游河道整理的范围,为正阳关至洪泽湖出口的蒋坝。整理的目的,一为使上游来水不至为患,二为降低水位便利内水排泄,三为缩短航道便利航运。”现在对付淮河中游的洪水,是靠扩大摊地漫滩行洪,即使能多排掉一点水量,可是洪水位降不低,还会延长高水位时间,对内水排泄更为不利。因此只有挖深河床,使淮河变成深水河槽,水位才会下降。否则,就不能对中游存在的行蓄洪区频繁启用和淮北平原除涝问题有所改善;而只有河湖分开以后,才能挖深淮河河床,才不影响洪泽湖蓄水,所以“河湖分开”是解决中游治理的关键工程。
河湖分开,再挖深淮河,就能降排洪水位。按《治淮方略》的研究方案:淮河北岸开排洪辅道,最大流量3800秒立米,直接进洪泽湖(排洪辅道线路基本与怀洪新河相同,流量比怀洪新河大。怀洪新河设计流量2000秒立米)。蚌埠水位18.0米,五河15.5米,浮山14.6米,淮河干流浮山以上最大流量为6500秒立米,浮山以下为9000秒立米。估计土方量为4.61亿立米。这个方案,蚌埠以下淮河排洪能力与2003年洪水流量相近(2003年7月4日蚌埠淮河水位21.53米时,怀洪新河开始分洪。如果怀洪新河不及时分洪,据测算,蚌埠淮河最大洪水流量将达到10300秒立米,水位可到22.55米),可是,洪水位却下降3.5米(按测算的洪水位是下降4.5米)。至于将来淮河采用的设计流量和各节点水位,还应当通过选用治理标准和河道断面设计做进一步研究。
淮河中游抗御大洪水的防洪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当前最迫切的是中小洪水年份,要畅通河道排洪,减少行蓄洪区的频繁启用。河湖分开近期只需淮河中小洪水直接进入江水道。只要做好控制工程,超量洪水仍然滞留在洪泽湖,不需要增加入江水道的洪水负担。仅仅是改变淮河中小洪水要经过洪泽湖抬高到13-14米以上,再开三河闸进入江水道的现状。
上下联手根治水患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全面治理的第一条大河。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1950年10月14日中央政务院又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91年淮河发生洪水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蓄泄兼筹,近期以泄为主”的治水方略。经过5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山丘区水土保持、水库、堤防、河道、控制枢纽、行蓄(滞)洪区、调蓄湖泊、水文水情预测报、洪水调度、防汛通信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改变了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状况。
河湖分开是跨省工程,也是关系安徽治淮的大事,安徽受益最直接,要求最迫切,但人家不会主动去办。现在的情况,下游有洪泽湖拦截洪水,上游河道洪水能排,中游存在的问题只能靠安徽提出来。必须进一步调查分析,深入研究,对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都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例如,2003年淮河大水,正阳关以上到淮南近百公里淮干洪水位超过历史记录,最高处达0.49米;以及三次启用为特大洪水年型使用的怀洪新河分洪,原因是上游河道治理影响?淮河规划误差?汛期洪水调度形成?还是淮河干流排洪能力降低造成?我们都未做过深入研究。“十五”期间,安排的治淮十四项骨干工程中,就有六项是省际河道治理,这些支流河道治理以后,增加入境洪水来量,对中游洪水的影响如何?这也只有安徽自己来研究。(常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