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2006年度“地球奖”获得者,浙江永嘉的一个普通农民陈飞千里迢迢来到合肥,在一些菜市场里免费向买菜的市民送他从浙江带来的“环保竹篮”,并向市民们宣传不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或者竹篮子到市场购物。 据悉,到目前为止,陈飞已经免费向各地群众赠送他的“环保竹篮”4000多只。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合肥市每年的塑料袋消耗数字十分惊人,“已经难以统计,保守地估计有十亿个!”也就是说,省城市民不但每年要为这些方便袋多支出数千万元的额外费用,同时,由于这些塑料袋难以降解,还需要忍受塑料袋给城市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对身体的危害。昨天,记者在省城几家超市和百货商场调查发现,一家普通超市每天塑料袋的消耗量都在6000个以上,大型卖场将近万个,节假日则更多。百货商场以及菜市场塑料袋的用量更是十分惊人。如果按照业内125个塑料袋重1公斤标准计算,市民从一家普通超市一天拎回家的塑料袋就近50公斤。
对于合肥每年使用的塑料袋的数量,相关工作人员用“数量惊人,难以统计”来形容。保守地估计,省城每天塑料袋用量达到数十吨。而这些被使用过后的塑料袋几乎都被当成垃圾。合肥市环保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普遍使用的塑料袋大都由不可降解和再生的化学材料生产,这些塑料袋无论是丢弃,还是焚烧和填埋,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这位人员介绍说,目前在省城市场上流行的塑料袋中,相当一部分是使用聚氯乙烯为原料,这种材料含有毒性;同时,很多塑料袋系回收废旧塑料加工,特别是带颜色的塑料方便袋,用来盛装食品不卫生。部分塑料袋成品中含有硬脂酸铅成分,如果装盛油脂食品,有毒的铅就有可能被析出并渗透至食品中。实际上,省城早在2002年就开始“禁白”,同时环保部门还力推“菜篮子”、“布袋子”,但是4年过去了,塑料袋依然风行。有关人士表示,作为一个农民,陈飞在合肥宣传推广“环保竹篮”可能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6·25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我们应该为塑料袋的污染警觉了。(本报记者安雨/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