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旅游资源将接受风险评估
本网北京6月22日讯记者王晓雁为了把探险旅游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国家旅游局将对我国重点地区的主要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在“十一”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近年来,探险旅游在我国逐步兴起,一些地区发展较快,但与之配套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明显滞后。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就发生多起户外探险事故。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当前探险旅游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保障能力差以及管理缺失等问题。
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通知,提出明确探险旅游的安全工作责任。针对探险旅游形式多样、组织程度低、事故风险高的特点,应区分不同类型、不同情况,明确安全工作责任,加大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
通知要求,加强对公众的探险旅游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发生的探险旅游事故及其原因向社会公布,警示从事探险旅游的单位和人员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大力宣传“安全第一”的观念,介绍探险旅游常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认清冒险旅游的危害,培养理性出游的习惯,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旅游的舆论氛围。同时,广泛宣传商业保险的作用,提高对保险的认知度,引导探险旅游者购买保险。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近期将组织各地开展对探险旅游的调查研究,针对近年来各地组织和接待探险旅游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全面分析,查找安全工作漏洞。对已开展的探险旅游项目,逐一进行摸底、调查,对其组织实施、安全设施和风险防范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各地区探险旅游资源的特点、现有的保障条件和救援力量等情况,制定和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2006年探险事故频发
5月14日,天津登山爱好者李伟(音)在攀登昌平沟崖大山时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受伤抢救无效死亡。
5月8日,“2006中国新疆汽车摩托车越野挑战赛”再传险情,广东车手刘文旭被困和田河沙漠,40个小时后获救。
5月6日,一个由荷兰籍和挪威籍游客自发组成的团队在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溶洞旅游时,一名荷兰籍游客不慎坠入洞底死亡。
5月4日,4名重庆游客冒险进入四川佛宝原始森林,迷路后被困悬崖绝壁。当地政府组织30人的救援队伍开展了8小时的生死大营救,终于将4名游客找到。
5月3日,三批北京游客42人在库布其沙漠遇险,1名27岁的女性游客遇难。
5月1日,新疆一户外用品店职工组织43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徒步穿越“天师古道”遭遇风雪,除12人先行安全穿越外,其余31人被暴风雪围困失踪,包括5个小孩,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6日17时20分,搜寻人员找到全部失踪者。
4月30日,13名来自天津大学的学生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探险遇险受困。内蒙古警方在5月3日早晨成功将13名学生救出。(责任编辑:郑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