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三期400亿元凭证式国债,6月起在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发售。据悉,本期国债在西安的投放额约为5.3亿元,由12家银行发售。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投资者中,本期国债认购势头明显减弱,没有出现原先的排队抢购、半日销空场面。 采访中银行方面表示,虽然最终统计结果还未出来,但在发行一周后,本期国债仍有剩余。
那么,原本深受稳健型投资者关注的凭证式国债,是否遭遇到市场的低迷期?面对近期股市牛、基金火的局面,国债投资的暂时冷落,也在情理之中。那么,如何扭转局面?根据财政部消息,今年7月,国债投资正在酝酿全新的投资方式,一种名为储蓄型国债即将破冰而出。
细数国债家族派系
目前国债共分为记账式和凭证式国债,主要通过银行和证券公司代销。银行代销的多是凭证式国债,证券公司主要代销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在深、沪交易所证券账户中,可以在交易所上市,投资者可随时买卖,利用账户通过电脑系统完成国债发行、交易和兑付。记账式国债一上市即可交易变现,变现时的收益为交易价格与应计利息之和,应记利息是按发行时的票面利率计算,每天累计。利息按年支付,自动划到账户,操作得当,则收益高于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就是大多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的国债品种,有固定利率、固定时限。提前兑付时,按持有时间设定分档利率计算利息,由于不计税一般高于银行存款提前支取收益。凭证式国债的本金及利息需持有到期后方能一次性支付,必需客户到银行办理。
另外,也出现了跨市场发行的国债,在证券公司和银行均可代销,通过银行也可以自由兑付,但银行兑付时的交易价格由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每天公告的价格,通常买入价高于同等条件下交易所国债品种价格,卖出价低于同等条件下交易所国债品种价格。且每家银行的交易价格也不一样。
而针对大多数的国债投资者,更倾向于银行代售的投资收益稳定的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面临市场考验
很长时期里,凭证式国债深受银行与散户投资者的追捧。每每在国债发售时,各家商业银行为能争取到更多的代销额度而激烈竞争,投资者因购买资金额度受限制而早早排队待购,甚至出现购买者凌晨三四点在银行门口排队抢购的场面。
就2006年第三期凭证式国债发售遭遇的“冷场”,中国银行陕西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承担了西安地区2.4亿元的发售额度,从6月1日到8日,本期国债在中行部分销售网点仍有剩余。因为此次认购对象并未呈现供求失衡想象,所以银行也没有像以往那样限定单人购买资金额度。
中行陕西分行储蓄科杨小姐告诉记者,本次的第三期凭证式国债分三、五年期,年利率分别为3.14%、3.49%。名义利率略低于同档次储蓄存款利率,但考虑到储蓄存款20%的利息税,本期国债的实际收益仍分别高出同档次储蓄利率约0.55、0.6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期凭证式国债之所以“冷场”,与近期股市、基金等市场的火爆有关,同时也暴露出凭证式国债与当前市场的“水土不服”。一方面,凭证式国债在变现、投资期方面较为死板,投资者为追逐更高回报率,把目光投向了火爆的股市。另一方面,凭证式国债要求在银行一次性认购,没有销售给散户的部分,相关的利率风险银行负担,且挤占了银行流动资金,因此也不再受到银行青睐。
国债投资酝酿变革
今年5月,财政部已与工、农、建、中、交、招等银行签署了储蓄国债(电子式)代销试点协议,并向7家试点银行颁发了资格证书。此举意味着国内投资者今后将能从上述银行购买到储蓄国债。
这种储蓄性国债首批计划在今年7月推出。中行陕西分行表示,他们的相关业务人员正在杭州培训。那么,这种新国债品种能否在与基金、股市的资金争夺中脱颖而出?对散户投资者,其吸引力在哪儿?
中行储蓄科杨小姐介绍,储蓄式国债在包销方式上更灵活,卖不完的银行可退还,减少了银行的后顾之忧。且这种国债只针对散户,减少了机构投资者操控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储蓄式国债最大的优势是,投资方式更灵活。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的储蓄式国债不再是一张类似存款单据的认购证明,而是一个电子托管账号,顾客的资金存在银行设立的个人账户系统,进行认购、兑现,到期自动还本付息,不必再到柜台赎回。超期也不担心损失收益,因为该账号会自动保留,继续计息。
储蓄式国债,实际上是一种偏重储蓄性质的债券品种,能满足个人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储蓄国债不可流通转让,但可以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非交易过户等。杨小姐认为,这种储蓄式国债将逐步取代凭证式国债,成为银行代销国债品种的主流。在操作过程上,汲取了原有凭证式国债投资的稳定收益特点,也汲取了记账式国债的投资方式灵活的特点,成为国债家族的终极进化版。
国债投资能否实现破冰之旅
相对于股市、基金投资,国债投资历来以收益稳定、风险最小而屹立投资市场多年。如今的暂时颓势,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储蓄式国债实现在投资市场上回归主流,在首批产品拟定发售的7月,后市立见分晓。
相对于其他收益更吸引人的投资项目,国债仍然地位特殊。回忆2002年、2003年面对基金的横空出世、央行加息,国债投资一度遇冷。然而在2004年、2005年股市的持续低迷带动基金市场下滑,国债作为投资方式再度火爆起来。2006年,面对股市、基金市场的“牛气”,储蓄式国债能否实现破冰之旅,答案亟待揭晓。
(本报记者 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