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理时尚的审美疲劳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6-23 14:48:03 · 来源: 新京报鹤沙
夏日的傍晚,我习惯在茶几上摊开自己钟爱的几本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文明》《华夏地理》《中国科学探险》《时尚旅游》。这些都是目前在中国如日中天的地理旅游类刊物。不过,透过夏日的余晖,我看到的却是成为时尚之后的地理“审美疲劳”。
事实上,火热的6月,可供地理类媒体谈论的话题颇多,无论是国家文化部力推的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还是全世界球迷的盛宴———世界杯,“六一”等传统节日,或是即将运营的青藏铁路,都可以充分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然而,早就被多种媒体过分包围的人们,是否还有过剩的精力关注信息相对滞后的地理类期刊渲染的话题,实在是件令人愉快不起来的事情。
于是,我们看到,在内外的压力与期待下,《工业遗产:记住一个时代》成了《中国国家地理》6月号的封面主打。绕开传统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另辟蹊径从工业遗产入手,这里分明凝聚着策划者的良苦用心。专辑仍然采用这本以中国最权威地理刊物自居的杂志的熟悉套路,专家文章配备条块化的几篇大文章,颇有几分不把你“轰炸”得五体投地不罢休之势。
不过,难言精致的图片和粗糙的文字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地理》的软肋,如果没有了大手笔的选题策划和宣传造势,这本杂志或许已然迎来读者的“审美疲劳”。
相比之下,《文明》缺乏《中国国家地理》的恢宏气势,有的只是每期精耕细作的清新隽永的话题。这本以“中国人眼中的人文世界”为宗旨的杂志,一直在默默地以报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文明》6月号的《永远消逝的三峡古栈道》向我们娓娓道出鲜为人知的古栈道的故事。
与《文明》突出报道本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夏地理》(刚刚从《华夏人文地理》更名而来)的国际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与《国家地理》的合作只是刚刚开始,《华夏地理》显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中国国家地理》在中国大陆的传声筒。6月号的《青藏铁路》就是突出自身策划的一个例证。不过,无论是从选题的切入点,还是文图的表现来说,都难说令人满意。就在近几年铺天盖地的炒作下,青藏铁路已经成了媒体的一个“烫手山芋”,如果没有特别的“猛料”就贸然介入,那就很可能栽进一个美丽的陷阱。于是,本期的《美丽的游戏,足球何以统治世界》就成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至少在狂热的足球迷眼里,这篇文章可以得到足够的分数。不过,通过列举8个参赛国家的足球故事,仍然令人感到不解渴。我更愿意看到,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是如何从古至今在世界范围内狂热地传播的,当然中国的蹴鞠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章节。
瞄准世界杯话题的并不仅仅是《华夏地理》,《中国科学探险》6月号的《打造世界杯主场》虽然篇幅不大,却颇有几分讨巧的意味。
它将一个本来枯燥乏味的建筑话题讲述得饶有趣味,甚至让人忽略了该专题较为平淡单调的图片。不过,该杂志重点投入制作的新疆哈密专题却无法真正打动人的心灵。
从《中国国家地理》开始,制作地域专辑成了一些杂志效仿的模式,但能否成功克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与其他地理类杂志相比较,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科学探险》在选题策划与内容上尚有差距,单纯地以图片的质量取胜而忽视内容的深度,也许并非长久之计。
《时尚旅游》也没有放过青藏铁路这一话题,在6月号的《青藏铁路,巅峰体验》这篇独家报道里,沿途著名的旅游景点皆被一网打尽。与其他地理类杂志不同的是,《时尚旅游》总是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获得旅行的实用信息。为此,它并不需要高深莫测的知识灌输,好看好玩的文字和图片足以完成任务。在现今“快餐”当道的时代,或许这是最能立竿见影的捷径。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