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日前,中国银行卡产业专家委员会成员钟伟在央视节目中说“跨行查询每笔成本1.2元,3毛钱是‘收少了’”,再次引起各方强烈质疑。
一问:跨行查询成本如何测算
据钟伟称,目前柜员机跨行交易的平均成本是2.26元,其中跨行查询约为1.2元。 对此,一位金融相关行业的人士认为,“如果要谈成本,那就应该谈得更清楚些”。柜员机的运营成本包括什么?跨行数据传输、线路资源占用等不易量化,到底怎样计算成本?跨行与非跨行、跨行查询和跨行取款的成本又怎样分摊?
他分析,目前柜员机跨行交易主要是查询和取款,若按每笔平均成本2.26元,其中跨行查询成本1.2元计算,那么,跨行取款的成本大约是3.32元。“多了一道吐钞,成本就增加两元多,这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他指出:“柜员机跨行交易一开始并非不收费,而是由银行自行负担,银行之间互相收,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平衡掉,那么,银行有没有算过,扣除平衡掉的那部分,是亏还是赚?如果这些账不告诉老百姓,谁相信0.3元是收多了还是收少了!”
二问:“境内补境外”是否合理
银联有关负责人在央视上称,目前银联卡在19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这产生了巨额成本投入,因此银联在内部核算上采取了“用国内收费来弥补国外巨额成本投入”的办法。此说也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喻。“如果一个商人想开工厂,是否所有消费者都得出钱给他开工厂?”许多人认为,银联将拓展境外网络的投入让持卡人被动承受,显得非常霸道。事实上,持卡人若在国外跨境取款、查询,已支付更贵的手续费,银联还要向商户收取POS机手续费,这说明持卡人已支付了成本,为什么还要“用境内收费来弥补境外成本”?
“银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垄断性使然。”一位评论人士指出,中国银联一方面借助自己承担的“民族银行卡产业拓荒者”角色来占据垄断地位,一方面又以企业身份去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这种垄断地位产生的“定价”,到底是真正由市场决定的价格,还是垄断造成的“非理性定价”?
三问:银行不满“搭便车”说法
“搭便车”的指责也让部分中小银行颇有微辞。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就广州来说,某家零售银行业务做得较好的“小银行”在全市的柜员机有近200台,而柜员机最多的工行约为400台,虽然绝对数少,但从银行总资产规模对比来说,后者远不止前者的两倍。“而且我们银行现在也发展到有100多台柜员机,每个月还在以六七台的铺设速度增加。如果为了节省费用而不去拓展自己的网络,只依赖其他银行的柜员机,这摆明了就是受制于人,我们的银行卡业务还要不要长远发展?”她认为,该专家的说法十分片面。
另一位银行人士则坦言,跨行收费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制裁“搭便车”,而是“为了把利润贡献度小的低端客户给挤出去”。(据《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