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政府即将出台的16项措施
重庆美食将成为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图为旅姐日前在渝吃火锅。本报记者罗伟张锦旗摄
王鸿举列举打造美食之都四大理由;拟推出16项措施全是实招,为餐饮企业减负减困
打造美食之都
本报讯(记者谢夷)经过6个多月酝酿,“打造重庆美食之都”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在市政府昨日召开的“做大做强餐饮品牌,打造美食之都”的专题座谈会上,餐饮界老总们当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市政府将出台16项措施,助推餐饮业成为重庆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
市政府办公厅负责人透露,16项措施没有一项是虚招。这16项措施方案已定,将于近期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餐饮老总“上书”市领导
今年1月,重庆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在北京,陶然居老总严琦递交了一份名为《加快重庆餐饮发展,创新重庆餐饮品牌》的材料。汪洋书记、王鸿举市长对此材料多次批示,相关市领导组织职能部门进行数十次调研、座谈。媒体发稿200多篇,“打造重庆美食之都”因此成为重庆的一大话题。
昨天专题座谈会上,20多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20多位重庆餐饮界领军人物面对面,总结前期工作,并深谈如何打造美食之都。
四大理由打造美食之都
昨日,王鸿举市长谈到打造美食重庆的4个理由:一是渝菜底子厚。重庆菜品好吃是全国公认的。除了火锅、水煮鱼、辣子鸡等全国风靡的菜品外,渝菜也开始凸显出自立门户的势头。2005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中,重庆有17家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一。
二是尚不满足。重庆餐饮业发展比较粗放,潜力还未深挖,到外地发展的重庆餐饮企业不多。
三是应多赚钱。除重庆本地人消费外,来渝外国人和外地人也越来越多,“人来客往,吃吃喝喝”,美食是笔大生意。去年,重庆餐饮业年营业额162亿元,纳税7亿元。
四是能解决就业。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解决库区群众、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的就业问题。去年,重庆餐饮业从业人员有51万人。搞餐饮需要大量原材料,加大本地采购能帮助重庆农民增收。
重庆美食急需餐饮专才
座谈会上,餐饮老总们争先恐后发言。“外地火锅和重庆火锅叫板,是因为我们没有商标来保护自己。”市火锅协会会长、小天鹅老总何永智说,重庆火锅集体注册商标、市火锅协会想升级成中国火锅协会,这些已努力多年,政府能不能加把力?
骑龙饮食李兴建认为,现在餐饮企业担子重,“污水排污费重复征收、水电气与工业不同价,卫生监测费过多,甚至顾客吃饭刷卡,餐饮店要交给银行的手续费都是百货商场的3倍。”
苏大姐餐饮老总苏兴蓉则为全行业服务水平忧心。“重庆厨师学校不少,但能真正培养中高层餐饮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地方却难找。企业急需大专文化以上的餐饮专才。”
但餐饮界老总们没想到,他们当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市政府将出台16项具体措施(见上表)。
市长呼吁给餐饮员工涨工资
本报讯(记者谢夷)昨天专题会结束时,做总结讲话的王鸿举市长对餐饮界老总们说:“政府下大力气打造餐饮业,作为业内领军人物,你们也要尽到更多的社会责任。”“我在外面吃饭时,常问服务员,老板对你们怎么样?”王鸿举说,大多数回答令他欣慰,但也有服务员不敢讲真话,还有服务员对老板评价不高。
“餐饮服务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收入不高。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从事餐饮业服务工作的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王鸿举说,餐饮老总们富了,是时代和社会给的机会,在有条件帮助别人时应回馈社会。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不能看成单纯的雇佣关系。”王鸿举说,政府对餐饮业的扶持提供了发展机遇,“在座诸位如果多挣了钱,是不是也该考虑给服务员涨点工资?”
此外,王鸿举还指出,“重庆餐饮业要在全国叫得更响,必须有团队精神,不要同行相轻,该携手就要携手。”他说,现有的三家餐饮行业协会应进行整合,发挥出全行业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