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24日电(记者 王勉) 生命不只是一叠钞票。
有这样一个群体,虽然他们当中有的已失业,有的年近百岁,但为了29名孤困少年,他们却显得那样慷慨和富有激情。9年来,为了恪守“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至今在南宁市被人传诵。
他们就是南宁市交易场的34名个体户。
周小容:9年前她与29名孤困少年结缘
黄小梅,这位已经成为母亲的幸福女人,如今提起“亲人”周小容,眼中依然噙满泪水,“没有她,像我这样的苦难孩子,肯定熬不出来。”
黄小梅永远都不会忘记,1997年3月的一天,因爸爸病逝,妈妈改嫁,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她,迫于生计只身前往南宁市交易场打工。在这里,16岁的她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在此经营干杂店的个体户周小容。周小容教她如何做人、做生意。一次聊天中,黄小梅说:“阿姨,我们那里有很多孩子比我还艰难,不仅读不起书,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正是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身为南宁市个体工商协会副会长的周小容放心不下。她通过教育部门了解到,黄小梅所在的邕宁区镇龙乡有20多名孩子读不起书,那夜她失眠了。“我要帮他们!”经过一夜思索,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和“摊友们”商量此事。几天之后,一个个摊主加入到周小容发起组建的爱心团队中。
1997年“六一”儿童节前两天,34名南宁市交易场的个体户前往镇龙乡“认亲”。作为发起人,周小容说:“那天我的心就像针扎一样,很多孩子家庭残缺,揭不开锅,更别说读书了。”尽管自家生活并不富裕,但还是认下了跟随奶奶过活的孤儿黄秋华,以及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的女孩李碧。此后几年,这两个苦命而幸运的孩子,正是在她的救助下顺利地读完了初中和大学。李碧说:“阿姨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人生。”
94岁的蒋全娣:一人无能为力,三人“合伙”资助
关于94岁的蒋全娣老人的故事,记者每每想起,心里总是暖暖的。我们崇敬这位已瘫痪在床的老人。
“9年前,在交易场靠做些牙签、针线这样小买卖维持生计,卖100根针才赚一毛钱,平时买一两肉都要和肉贩讨价半天,但就是这样的老人,在得知我们要资助贫困孩子时,85岁的她义无反顾地加入进来。”周小容说。由于生活拮据,老人无法一人承担一名孩子的费用,她就找到另外两名“摊友”合伙。她带头拿出一分分积攒下来的400元,与他人一起资助了一名贫困孩子,直到初中毕业。
老人一生多灾多难,丈夫去世早,几年前她因年迈摔折了腿,交易场的“摊友”们为这位“活菩萨”捐款3600元,她却毫不犹豫地将这些钱又捐给了明天希望小学的3名学生。 >>>全文
“叔叔阿姨好!”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眨着一双双黑眼睛,好奇地望着来客。
这里是位于山西东南部的长治市,这个不大的院落名为“申竟希望班生活区”。记者近日从山西省会太原来到这里,面对45岁的下岗女工申竟,听她讲述收养贫困儿童的故事……
在济南,有155个贫困孩子的命运与杜善堂这个名字连在一起:杜善堂为他们提供学费,甚至长期抚养一些孩子长大成人,而他自己却因积劳成疾患了肝癌。
今年50岁的杜善堂是济南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1997年,他资助了济南历城区西营镇的152名一年级的失学儿童、困难学生。在与镇里签订的协议书上,杜善堂郑重承诺:这些孩子只要愿意读书,想读到什么时候就读到什么时候,所有的学费都由他承担;考上高中每人奖励500元,考上中专每人奖励1000元,考上大学每人奖励1万元。
一位老人和一辆破旧自行车,20年来,李新环的车轮印遍布全国十五个省市。作为一名老革命军人,他只身一人骑着自行车到革命老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到一处,他就会对当地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1988年至今,他先后资助了51名学生,捐款近九万元。他不仅用革命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感动着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