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多少历史往事早已成为烟尘,千古传颂的诗篇却让我们重温古人的情怀。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一群年轻人在这个南京六朝古都,拾起手中的笔,书写着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他们相聚于南京大学六朝诗词社,用年轻的激情完成着共同的理想,让更多的人发现古典诗词的瑰丽与精致、博大和深沉。
采访这几位诗词社的骨干成员,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很多是理科出身,化学、物理、法律,这些与诗歌毫不相关的专业,怎么会拥有这么多古诗词爱好者呢?让我们倾听一下他们的心声,我们就会明白,年轻的心对于古典的执著会让他们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李鹏磊,诗社早期发起人之一,《六朝》诗刊的主编,有着自己对古诗的独特的理解与追求:我是理科生,没有太深的功底,古典诗词是我从小的爱好。在一些非常非常正统的人那里,我的诗作备受指责,我努力地改进,但也有自己的准则。在今天写诗,不管对专业人士还是如我一样的爱好者,都不是一件易事,优秀的可以与唐诗宋词比肩的鲜有,如果一般的作品又怕别人笑话羞羞答答躲在一隅,何来交流,何来发展、继承和弘扬?在编辑诗词社的期刊《六朝》时,选稿的弹性尺度就大一些;追求卓越是我们的理想,需要一步一步地走。
“古战场的风沙只在记忆中飞扬,边塞的悲壮豪放我们只能想像;牵马送行,渡口辑别,驿站举杯,是一幅幅画卷。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很多东西可写,爱情和相思是永恒的神秘,快乐和忧伤让我们的心如浪潮,此起彼伏;我们也相聚举杯,我们也挥泪相别,记下自己的快乐和忧伤,感悟别人和世事的沧桑;古时有茶棚酒馆,今天有香槟咖啡。”
顾崟涛,六朝诗社前任社长,自号琴酒。六朝诗社的大小事宜,从拉赞助到办讲座,他都游刃有余、纵横捭阖。略施“诡计”,就将著名学者马瑞芳老师请到了南大作报告。他还创办发行了诗社的诗刊《六朝》。在诗集完稿的深夜,他记录下自己难以平静的心情:
“将理想变成现实,不是一步之遥。稿件、经费、人员……所有的问题接踵而至,似乎存心要磨灭年轻人的锐气。幸而我们谁都没有放弃,相互扶持着走完了最泥泞的一段旅途,于是才会《六朝》,它凝聚着大家共同的心血与希望”
(南京大学 刘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