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在铁轨上的华工。
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是整个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工程施工中最为险要的路段之一,也浸透着铁路华工的血汗。图为穿越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的货车。 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是整个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工程施工中最为险要的路段之一,也浸透着铁路华工的血汗。图为穿越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的货车。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的中国劳工。
铁路华工居住的小木屋。
华工在小木屋中休息。
2005年是太平洋铁路建成120年,加拿大皇家造币厂专门推出一套“2005铁路华工纪念币”。
加拿大当地时间6月22日下午3时许,加拿大联邦政府总理哈珀通过电视直播为“人头税”历史事件向全加华人公开道歉,并承诺对仍在世的“人头税”苦主及遗孀进行补偿。当哈珀用夹生的广东话念出“加拿大道歉!”这一句话时,全加拿大的华人欢呼鼓舞,而这一句话的到来,已足足迟了100多年。亲历这历史性的一刻,远在加拿大的华人的心情如何?他们是怎样看待此次事件?而加拿大政府为何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才正式道歉?“人头税”又是一段怎样的血泪史?本报记者昨日连线大洋彼岸,采访了相关的华侨华裔以及知名的华侨史专家,为读者全面解读“人头税”平反事件。
本报记者林洪浩 通讯员史侨轩
百年歧视终得平反,本报记者昨日清晨连线大洋彼岸,采访到远在加拿大“人头税”苦主的后裔以及新老两代华人移民,他们都称,这对全加的华人,尤其是广东籍的华人,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时刻,是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华人对加拿大的历史贡献从此得到正确看待,而加拿大政府正式道歉的意义远远大于政府对苦主的象征性赔偿,他们将用政府的补偿资金成立基金会,专门用来教育年轻的华裔勿忘祖辈在加拿大的这段血泪史。
“人头税”苦主后裔伍卓生(79岁):道歉比赔偿更重要,祖父、父亲在天之灵会为这一天感到欣慰!
打通伍卓生的电话已是多伦多时间深夜11时30分,正准备休息的伍老一听到记者是要采访关于“人头税”平反一事,立即睡意全无。“没想到会有远方家乡的人打电话过来,太好了,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喜悦。”过几天就到79岁生日的伍老用广东话跟记者交谈起来,当时看到加拿大联邦政府总理哈珀在电视上为“人头税”道歉,心里非常激动,“我的祖父、父亲都是交了‘人头税’才能进入加拿大境内,这一天的到来会使他们在天之灵欣慰万分。”
伍老说,他的祖籍是广东台山,1895年祖父伍颐鹤远渡重洋来到加拿大,当时为了入境交纳了50加元的“人头税”。“祖父跟着众多的同乡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身上已经分文全无,但又不可能因为这‘人头税’空手而归,无可奈何只好向人借了50加元。现在的人觉得50加元不算什么,但那个时候华人在加拿大,大多是从事洗刷、餐饮服务等工作,一天只赚几毛钱,有时还找不到工作,50加元是一笔相当大的资金。幸好我的祖父在中国是做屠夫的,入境后顺利做了一名厨师,一天还能赚到1加元,但即使这样,把这50加元还清也花掉了大半年的积蓄。”
交一次“人头税”花掉几年积蓄
“1904年,我的父亲14岁时也来到加拿大,十年之后‘人头税’非但没取消,反而加重了10倍,要交500加元,祖父一下子把好几年的积蓄全花光了。所以啊,‘人头税’让我的祖父、父亲吃尽了苦头。最令人气愤的是,当时全世界哪一个国家的人到加拿大去都不用交‘人头税’,唯独除了中国人。我的祖父在年老时返回了老家台山,而我的父亲一辈子留在了加拿大,直到1998年他108岁时去世。去世前,他还经常跟我提起‘人头税’的事情,认为加拿大政府对华人的歧视是必须道歉的,可惜他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1923年加拿大取消了对中国人的“人头税”,但取而代之的却是禁止华人劳工入境,一直到了1947年才重新允许中国人入境。“我是1948年从中国来到加拿大,那一年我21岁,现在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58个年头。这次加拿大政府正式对‘人头税’事件道歉的意义远远大于对个别‘人头税’苦主的赔偿。我的父亲生前一直说,他不希望政府赔偿什么,但是必须要道歉,因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华人的尊严问题。”
伍老说,这次政府在作出道歉后,并向包括在世的“人头税”纳税人和遗孀做出“象征性的支付”,补偿金额确定为每人2万加元,而“人头税”苦主后人没有被列入补偿对象中。“这是正常的。因为很多苦主的后人有的在加拿大,有的则在中国,如果每一位苦主的后人都要求赔偿的话,那将引起更多没完没了的官司。所以,我们这边的华人基本还是满意的。”
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人头税”平反运动参与者之一林立(70多岁):全加华人团体因“人头税”团结在一起,发出共同的声音
已经70多岁的林立是一位“老一代移民”,同样是广东台山人,1963年移民加拿大。尽管他不是“人头税”苦主的后代,但却参与推动了“人头税”平反运动。“‘人头税’得以平反,其实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华人在加拿大已逐渐走进了主流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如多伦多就有50多万华人,二是这些年来中国越来越强大,海外的华人说话做事都理直气壮多了。”
林老称,“人头税”的平反运动还有一个成果,就是让全加华人团结在一起,发出共同的声音。林老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是有一个叫“平权会”的华人组织在为“人头税”的平反奔走呼喊,要求政府对“人头税”的苦主及后代作出赔偿。但由于力量太过薄弱,十几年都没有大的进展,但他们还是引起了全加华人的关注,在各方的推动下,1992年全加280个华人社团代表、500多人聚集温哥华,成立了加拿大华人团体联合总会,总会的章程就明确规定要求联邦政府尽快解决“人头税”问题,并反对华人的歧视。联合总会在要求政府道歉同时,拨出一定的赔偿金额,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用来举办一些纪念活动以及对加拿大华裔在华人历史方面的教育。
“人头税”苦主多是广东人
“我的两个儿子都出生在加拿大,作为新一代的华人后裔,他们只是知道‘人头税’的事情,但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关心。所以,我觉得如何让我们的后代都能记住这一段历史,是更为重要的事情。”林立说,加拿大联邦政府祖裔部部长已经表示,联邦政府将斥资2400万加元,用于一项“社区历史认同项目”,其中250万加元将用于提高社会对“人头税”以及《排华法》的认识程度;另一项独立的1000万加元资金资助的“国家历史认同项目”,也将以提高社会对歧视问题的认识为重点,“这说明我们华人团体经过几十年的呼吁,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
林立还提到,“为何加拿大政府总理哈珀会用广东话来道歉,那是因为在19世纪后期,先后有超过1.5万名华工参与修筑连贯加拿大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异乡,在1885年到1923年的近40年收取‘人头税’期间,到加拿大当劳工的华人大部分是广东人,而且现在还在世的29名‘人头税’苦主基本是广东人。”
“新一代移民”李峻(40余岁):“希望政府把此事写进教科书,防止历史重演”
“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大洋彼岸电话的另一头,李峻对此事显得较为沉静。才40岁出头的李峻1986年从中国移民加拿大,同时还是加拿大云南同乡会会长以及加拿大华人青年联合总会执行主席。李峻在加拿大的工作是牙医,高收入、高学历、热心社会活动,属于典型的“新一代移民”精英,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可以有勇气对历史上的错误公开道歉,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这也反映加拿大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他说,这件事情对华人后裔宣传教育的意义远远大于对个人的赔偿,他希望政府也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把此事写进历史教科书中去,教育下一代,防止类似的事件重演。
太平洋铁路横贯加拿大东西海岸,很多华工参与了从温哥华至多伦多段的修建。
当年血泪
每公里太平洋铁路枕着1名华工的冤魂
从1881年~1885年间,先后有超过15700名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异乡,铁路每向前推进1公里,就有1名华工死亡。穿越卑诗省沿菲莎河谷,由穆迪港(PortMoody)至老鹰隘口(EaglePass)之间的615公里,是整条铁路最艰险的路段,华工担任开山、挖隧道和放置炸药等最危险的工作,平均每公里铁路有4名华工葬身荒野。
当初卑诗(B.C.)省在1871年谈判加入加拿大联邦时,其中一个主要条件就是修建一条能把卑诗与加拿大东部各省连接起来的铁路。虽然当时连卑诗省的代表对是否真能成功地穿越洛基山,修成这条铁路也没有太大信心,但联邦政府的代表竟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条件。因为这条铁路不光是对卑诗省,对加拿大联邦也是太重要了。
可是,协议已签署3年了,那条铁路却连影子也没有。在这3年里联邦政府光是在铁路勘探上就已花费了50多万加元。那时候线路的勘查全凭人的一双脚一步一步地跋山涉水走出来。那些勘查铁路线的人沿着河谷走,走着走着四周就全是悬崖绝壁,再无路可行了。他们就只好攀悬崖爬绝壁,走那些山羊都难通过的山崖。
要在这样的险山恶水中修筑铁路是谈何容易!可是加拿大的发展确实需要这条铁路,铁路开工刻不容缓。终于在1880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签订协议,拉开了太平洋铁路修筑的大幕。
太平洋铁路公司一估计,得需要一万名劳工来修路。在当时卑诗省还是个尚未真正开发的省份,只有当地的印第安人和为数不多的欧洲移民,很难招到足够的工人。因此CPR就招收了大批华人劳工。
华人的吃苦耐劳早就是闻名于世的。在太平洋铁路修建中华人劳工的工资比白人劳工低很多,但干的却是白人劳工不愿意干的最苦最累的活儿。
不久政府为了偿还多年积累下的债务,提高了当地烟酒税,但这对华人劳工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些万里迢迢背井离乡来此卖苦力的华人劳工干活儿的唯一目的就是挣钱养活远在中国的家人。因此他们既不吸雪茄又不喝威士忌,也很少到街上去消费。他们挣得那点工钱除了吃饭外全都存了起来,准备有朝一日带回家去,所以加税很少加到华人劳工的头上。
于是当地的一些白人劳工愤愤不平,认为这些华人既抢了他们的饭碗,又占了他们的便宜。这些白人就组织了一个团体,到处抗议铁路公司招聘华工。他们竟然声称即使不修太平洋铁路,也不能招聘华人。
但如此艰巨的任务,这么紧的工期,公司不招聘华人,到哪儿去找这样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又便宜的劳动力?所以他们越抗议,铁路公司招聘的华人劳工反而越多,太平洋铁路工地上的劳工华人占了一大半。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挖掘机推土机铺轨机之类的机械,施工全靠人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放炮崩山,然后用锹镐修路,用双肩将铁轨扛到路基上铺好,再一锤锤地把道钉敲进铁轨中去。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完成的。
著名的法瑞瑟河谷有58英里路段,山体全是坚硬无比的花岗岩,直上直下。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15条主要隧道,最长的一条有1600英尺长。工人们在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绝壁上凿洞,搭上栈道以便点炮崩山,险象环生!一个又一个的华人劳工因飞石、滚木、哑炮和落崖而丧命。他们说,那段路每向前铺进一英里,就会有6名华工送命。可以说是华人劳工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打通了洛基山脉的崇山峻岭,将横跨加拿大的大铁路铺到了太平洋边上。(叶边)
专家访谈
华人巨大贡献促使加政府道歉
本报讯(记者秦晖)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启臣曾经在多年前写下《加拿大的广东人》一书,其中对华工在加拿大的生活作了详细描写。现在,黄教授的孩子就住在加拿大,而他自己也曾多次在加拿大探访华工的历史。昨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一直对加拿大华工问题保持着高度关注的学者。
黄启臣告诉记者,到1870年左右估计已有1万多名华工在温哥华。当年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几乎全部来自广东,又以台山、恩平两地人数最多。“现在加拿大唐人街,还到处有讲台山话的人。”
对于加拿大对人头税问题作出赔偿和道歉,黄启臣说他个人认为有三点意义。首先最重要的是对中国人人权的承认。其次,这次的赔偿和道歉也反映出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和所做的贡献。目前加拿大有100多万华侨,正是因为华人创造的经济财富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经济组成的很重要一部分,不少华人已经进入政治领导阶层,因此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才会得到国家的重视并最终落实。最后,这可能也是加拿大吸引移民的一项手段。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万,每年的移民准额有30万,而这两年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因此可能政府也希望主动吸引移民。
在歧视与正义之间
——由加政府向华人道歉谈起
武 争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以广东人为主的中国人就大批涉洋到北美谋生。一部美国、加拿大华人史,是一部华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着种族歧视、迫害等非人道待遇的辛酸史,也是一部华人追求历史正义,维护自身生存权利与发展权利的抗争史。
1885年,加拿大政府通过《华人入境条例》,限制中国移民入境,华人移民入境必须缴纳“人头税”;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政府终于为这一“种族主义行为”作出正式道歉和象征性赔偿。对于加拿大华人来说,这是一个迟来的正义,一个迟来了121年的正义。
1882年,美国通过集种族歧视之大成的《排华法案》,华人是美国历史上唯一曾被国会及联邦政府立法排挤和禁止移民的民族。1943年美国联邦政府才撤销了《排华法案》。但到今天为止,美国政府都没有为此道过歉,更不用说赔偿了。
美国、加拿大都是号称以“自由、民主、平等”为立国精神的国家,但其政府当时在对待包括印第安人、黑人以及华人问题上,半点自由、平等的影子也看不见。
加拿大第一任总理麦克唐纳就认为,允许中国移民进入加拿大,绝非出于“人类的友爱”或“基督教精神”,而是出于经济上的迫切需要。一俟太平洋铁路建成,他们就将被抛弃。怪不得1885年太平洋铁路竣工后,虽然先后有超过1.5万名华工参与修筑,其中4000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但在敲入最后一颗道钉的庆功仪式上,不仅找不到一个华人的身影,而且加拿大政府随即“过河拆桥”,通过了排华法案。
这从当年华人打油诗也可见一斑:
“自由为国例,何事学专制。”
就连李鸿章这位当时专制王朝的重臣对此都曾有相当到位的批判。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9月2日,李鸿章与《纽约时报》记者有如下对话:
“记者: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
李鸿章: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
当时清政府正值内忧外患,根本无力保护华工,堂堂总督竟然要求助于纽约时报来维护华人权益,但根本没有作用。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寻求公平、正义的脚步从未停歇,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运动风起云涌。上世纪60年代,在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黑人民权运动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获得很大胜利,影响所及,美国也彻底在制度上废除了对华人的歧视。但是美国政府一直没有为“排华运动”做过道歉和赔偿,与加拿大华人不同的是,美国华人社团一直没有为此而努力斗争。
加拿大的华人团体是经过20多年的奔走呼吁和抗争,才有今天加拿大政府的道歉与赔偿。无论是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还是这次加拿大政府的道歉现在都证明,人们在争取自身生存权利与发展权利的过程中,需要诉诸人类的良知,就如一名英国人日前在西非冈比亚举行的一个民族庆典上当众下跪,为自己的祖先曾经从事黑奴贸易而祈求当地人的饶恕;也需要不断地与强权进行抗争,就像加拿大华人过去多年所做的。
目前,在全球各个地方,各种各样的歧视还是随处可见,消除歧视,追求正义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歧视与正义之间,需要良知与抗争。
“人头税”平反历程
本报讯(记者张青梅)加政府从1886年起开始对华人征收人头税,规定每个入境的华人必须缴纳50加元人头税,1903年人头税甚至涨到500加元,相当于1名华工当时两年的工资。从1886年至1923年间,加拿大当局总共向82万名华人征得约2300万加元的人头税,相当于兴建整条太平洋铁路的费用。1923年又以排华法取代人头税,直到1947年该法案才被取消。
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华人社团开始为“人头税”的平反奔走呼号。2006年1月加拿大联邦大选中,“人头税”问题成为争取百万华人选票的重要议题。保守党政府总理哈珀上台后,一直表示将兑现大选承诺,平反“人头税”,并最终定于2006年6月22日在议会举行“人头税”平反仪式,向全加华人作出正式道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