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直接投资A股市场的同时,保监会开始为余下的保险公司另辟投资渠道。
上周末,保监会正式批准华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发行华泰增值投资产品和华泰中短债投资产品。 这两个在基金公司中常见的投资产品,由保险机构来操作却是头一遭。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华泰试点的意义在于,帮助那些没有获得直接投资股票市场资格的保险公司去投资股市,尤以外资保险公司和中小规模的中资保险公司为主。“具体操作形式与基金公司相似,发行投资产品后,供保险公司认购,华泰将募集到的资金再去投资股票市场。”一方面,国内近期股市走牛使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市场的需求异常旺盛,另一方面,政策和风险的门槛又把多数保险公司拦在了门外。据记者了解,监管机构一直以来都在为解决这些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而奔忙。
华泰是政策开闸后国内第一家直接进入A股市场的保险公司,投资经验虽然丰富,但与基金公司相比,仍算“新手”。对于华泰而言,试点启动后,如何比拼基金公司,吸引保险公司前来认购,还是一道难题。(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拼经验,华泰可能不及基金公司,但华泰与基金公司的投资态度不同,华泰的投资比较注重长期效益。目前,已经有多家中外资保险公司前来询问发行事宜,并表示出浓厚的认购兴趣,平均每家的投资规模在1亿元左右。”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一向将保险机构视为认购主力的基金公司,面对华泰的“虎口夺食”,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一位基金经理人坦言,华泰的优势在于针对性服务,它的投资方向可以跟着保险公司的需求走;而基金公司暂时无法做到这点,不过基金公司正在申请账户理财,专门为中国人寿等这样的大户提供专业服务。
据悉,华泰此次发行的增值投资产品的卖点就是认购新股,“新股收益高、风险小”,这与当前股票市场的投资走向极为契合。在这次中行认购过程中,6亿美元的境外投资额度,无疑使中国人寿、平安保险、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等成为认购队伍中的主力军。
华泰试点的实例再次昭示了保险投资渠道拓宽加速的业界观点。一系列的保险政策松绑后,业内更为关注的不仅仅是下一步会放开哪个投资渠道,而是政府对整个保险行业的扶持力度。这在保险“国十条”正式发布后将逐一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