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是各国学者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基地。日前,该所研究员郭岱君教授来沪参加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在会议间隙接受了早报专访。“胡佛方面希望档案越公开越好”
东方早报:除了引人注目的宋子文档案和两蒋日记外,胡佛研究所还收藏了哪些重要人物档案?它们是否公开?
郭:胡佛收集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私人档案很多,除了宋子文档案和两蒋日记外,还包括张嘉璈、黃孚、陈独秀、胡适等人的私人档案。 其中宋子文档案最为完整,而蒋介石日记目前研究的学者最多。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史资料在胡佛也十分详备。这些中国近现代历史档案全部公开。
东方早报:在公开名人的私人档案过程中,胡佛研究所如何平衡隐私与公开程度间的矛盾?
郭:涉及隐私的内容还是会有所回避,这主要根据家属的意愿。我们尊重这些历史人物生前的遗愿及其后人的要求。比如,宋子文档案早些年就开始解密,但是家属要求部分涉及宋美龄的文件需等到宋美龄过世之后再公开,这些要求我们都是需要尊重的。宋美龄2003年过世后,这些档案就自动解密,所以宋子文档案的全面开放直到2004年才开始。其他私人档案的解密一般也遵循这样的规范。当然,胡佛方面希望档案越公开越好。东方早报:在隐私方面,你们是怎么说服家属最大程度地公开呢?
郭:我们会对家属说,希望把档案完整地公开,因为这样可以还原历史的面貌。另外,我们会向他们解释,人没有十全十美,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处境、身份和行为应该留给历史来判断。“他们都在追求中国现代化”
东方早报:蒋介石、宋子文、胡适等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性格迥异的人,他们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和冲突。阅读档案时,这些历史人物最让你着迷的地方在哪里?
郭:我阅读了那么多的历史档案后发现,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处世方式和行为准则,但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人物有一点都是相同的:他们都在追求中国现代化。这个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观点、角度以及走的道路有区别。这些史料肯定会更好地还原历史,给我们思考20世纪历史提供新的角度。东方早报:胡佛研究所有没有可能将档案印刷出版?
郭:我们也希望尽量把历史档案出版方便学者们的研究,但是这将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资金限制是一个方面,家属意愿也是应该考虑的。目前,一些档案已经比较完整地放在网上,比如抗战时期的美军将领史迪威。
东方早报:目前在胡佛研究所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档案的内地学者多吗?
郭:很多,不仅是内地、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华人学者,世界各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者们都将胡佛研究所当作研究基地。但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大陆学者能前来查阅各类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