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张家口6月25日电记者王方杰报道:河北省张北县察北管理区沙沟乡苏家村农民任爱民谈起养牛,就嘿嘿直乐。有多少草场才养得了他家28头奶牛呢?任爱民说:“要像过去在外放养,养活一头牛至少得30亩草场。但现在是圈养,除了自家的草场,我再种30亩青玉米当饲料,就足够牛吃了。 ”至于卖奶,“也很方便。光我们家附近就有好几个奶业公司的收购点,每天1000吨牛奶都不够他们收。”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许多养殖大户像任爱民这样完成了种草、养牛、售奶、牛粪还草的生态经济小循环。
“既要保青山绿水,又要让群众致富,这是张家口必然的选择。”张家口市委书记刘永瑞告诉记者,张家口由于干旱少雨、超载放牧等因素,这里的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为了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张家口必须强调生态效益;但同时,张家口又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23.4%,重点扶持对象有95万多人。如果农民吃不饱饭,富不起来,生态环境就难以保持。
张家口选择了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以破解发展与环保的难题。从新世纪开始,张家口继续巩固“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实施首都周边绿化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实施生态工程137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24%,治理水土流失3800平方公里,使森林覆盖率比5年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张家口同时打造“种草—养殖—畜牧加工—还粪于草”和“经济林—鲜果—果品加工”等生态经济循环链,引资近百亿元扶持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推进“百万头奶牛行动计划”。全市目前种植苜蓿、青玉米、青莜麦等高效牧草29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立草为业、种草养畜,既恢复了生态,又使困扰产业发展的畜草矛盾得到有效解决,2005年,全市奶牛养殖量和鲜奶产量比上年增长了51%和44.2%。
张家口因势利导,扶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构筑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市种植蔬菜130万亩,种植甜菜、葡萄、杏扁220万亩,成为北方最大的制糖基地、葡萄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杏扁生产基地。凭借良好的生态,张家口大力开展草原、森林生态游、果品采摘游,每年吸引游客45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20多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