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0日,河北省邯郸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邯郸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乡村道路建设的面貌,使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治化道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乡村道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成为乡村党委、政府、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中心,正是由于千万条的乡村公路,使农民群众的眼界宽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以邯郸县为例,正是由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邯郸县交通局把县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富民强县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目前,邯郸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75公里,其中:县道18.4公里,乡道273.2公里,村道175公里,初步形成了村村相通、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中,问题也日益突出。乡村公路建设质量高,使用寿命短,道路堕坏的速度不逊于道路修建的速度,并且某些地段的损坏程度严重,使道路难以通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河北省公路条例》、《河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对乡村道路的概念、范围,乡村道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没有详细规定。乡村公路,特别是村和村之间公路的管理养护在法律法规上是“空白点”,县交通局想管没有依据,乡级政府想管,却财力不足,邯郸县交通局多次呼吁,要求制定《邯郸县农村公路养护办法》,规范农村道路的管理养护,邯郸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交通部门人员多次座谈,六易其稿,并且于2005年10月20日通过了《邯郸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
《办法》产生前的乡村道路情况
近几年,农村公路建设质量高,当地农民群众对修路也寄予了厚望,农村公路沿线的民营企业也大力支持。乡村公路建成的快,但是农村公路建成后,养护管理跟不上。表现在:一农村公路建成后路标建设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农村公路几乎都没设路标,外地车辆进来就迷路,本地车辆还有闹不清方向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对外形象。二是农村公路修建时缺少科学、详细的规划,新修建的农村公路有“三无”问题(无路肩、无边坡、无边沟),农村公路多在农田间修建,有些路段没有埋设过路涵管,在农田浇水季节,甚至水直接从路面上通过,公路路面在水泡的过程中,很快就有破损现象。三是农村公路修建级别低,大型车辆,特别是严重超载车辆的通行,对路面的损害极大。四是农村公路损坏点,长期得不到维修,至使损坏面越来越大,最后使整条路中断通行。当地农民无不叹息的说:“修这么好的路,没有人管,路坏的也快”。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公路法》规定,“县道县建县管,乡村路乡村建乡村管”。,县乡镇政府对自身的养护主体责任存有依懒性,存在“推、靠、等”思想,各乡镇“乡村公路管理站”负责人均由乡镇副职领导兼任,他们由于受乡镇的直接领导,主要侧重于原有工作,加之有部分人在思想上认为公路养护应该是交通部门的工作,所以对乡村公路的管理工作从不过问,部分管理站近乎瘫痪。而邯郸县交通局作为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只对乡村道路的养护具有技术指导和监督权,无法指挥乡村道路养护主体的各乡镇政府尽快进人角色,何况县政府也没有设立能够直接管理乡镇养护工作的专门机构,使得县交通局处于“两难”状况,一是对属于乡镇养护责任不到位的问题,难于操控;二是对乡村道路急需养护的实际情况,难于管理。公路养护机制的不顺畅,阻碍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
二是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后,各乡镇原来从“三提六统”中提取的养护专项资金被取消,“一事一议”在农村实行起来又具有相当的困难,加之县、乡政府财政紧张,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投入微乎其微,无养护资金来源等原因,导致公路养护资金不足。
三是养护人员不足。近几年里,农村公路里程增加了近十陪,而全县乡村公路养护工人只由原来的64人增加到90人,且这部分人的工资本应由乡镇负担,由于资金不足,交通局承担并解决了部分了养护工50%的工资.大部分乡镇也未能按时发放,影响了养护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公路养护工的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
《办法》产生后所引起的变化
《邯郸县农村公路管理实施办法》通过,改善农村公路交通现状,提高县、乡、村公路通行能力,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办法》对农村公路产生以下几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有了明确的养护主体。邯郸县根据办法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以及养护资金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农材公路管理办公室,地点设在县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管理站下设三个养护中心,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办法》对养护机构、资金筹措、养护标准、路政执法和法律责任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县交通局履行养护管理职责,具体负责县道、乡道的养护管理、路政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养护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以及全县村道的业务指导。乡(镇)要积极履行主体职责,成立乡村道路管理站,积极主动配合县交通局搞好乡道、村道的养护和管理。
二是有了养护资金。养护资金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县交通局经过努力,争得了县政府的支持。县政府专门设立农村公路专项养护基金,县交通局设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于全县农村公路管护的补贴及管护人员工资的支付,以此来确保公路的长远效益。
三是管理人员到位。县交通局负责养护队伍建设。一是严格人员招聘。按照个人自愿、乡村推荐、公开招聘的办法,从沿线乡村挑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热爱公路事业、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村民聘为养护协议工;二是加强人员管理。养护人员日常受养护所的领导,建立健全养护人员聘用档案,统一发放养护服装,养护设备,实行每周例会制,及时安排调度工作。定期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养护工的养护知识和技能。
四是宣传到位。路段损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公路沿线农民缺乏护路意识有着很大关系。为此,邯郸县交通局将增强护路意识作为养路的头等工作,开展护路宣传,增强护路意识。2005年公路项目开始前,他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农材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宣传周活动。以交通局为主,各单位和乡镇配台,40多人参加,出动流动宣传车7辆,并设立了固定宣传点,制作宣传条幅30个,锦旗30面,印制并分发宣传材料10000余份,接待群众2000余人。还利用农村农贸集市的有利时机,请当地锣鼓乐队和秧歌队营造气氛,宣传周活动不仅重声势,更重内容,他们以深入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省、市、县有关法规和要求为主题,结合农村公路管护中存在的问题,与群众面对面,解难释疑,使群众明白大力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五是有了农村公路的养护标准。县交通局负责标准制定与监督,做好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机械设备等。制定考核细则,并随时抽调人员对公路养护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交通局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对农村公路进行中修、大修及日常养护。路基部分要求保持完整、不损坏变形,坚实稳定,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路肩与路面接茬平顺,经常保持整洁、平整、坚实,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边坡稳定坚固,坡度符合规定,边缘顺适,及时修剪杂草;路面部分要求及时修补沥青路面的裂缝和坑槽,及时填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和纵横接缝,保持平整完好,清洁无杂物,排水畅通;对桥梁涵洞要按规定进行检查,系统掌握技术状况,及时发现缺损,采取相应养护措施。桥梁、桥面铺装平整,无裂缝,桥头无跳车,排水畅通无堵塞,桥面整洁无杂物,涵洞完好无淤塞,无开裂,无沉陷,无漏水,翼墙完整、坚固,漫水桥和过水路面,过水畅通,无堆积物和漂浮物阻塞;沿线经常保持公路标志齐全、鲜明、不倾斜。
《办法》的产生,确实解决了农村公路养护无人管的难题,延长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此《办法》的产生,立即受到了省、市交通部门的好评,市交通部门把此《办法》以市交通局文件转发全市的19个县市区,推广邯郸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经验。(柴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