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5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信贷增长也偏快。强劲的贷款需求和同样强劲的放贷意愿双碰头,其结果必然是贷款投放来势汹涌。
报道称,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的原因与以往大致相同。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外汇源源涌入,供大于求。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只能被动地收购大量外汇,形成国家外汇储备。由于收购外汇的同时投放了等值的人民币(称为外汇占款),因此相当于被动地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推动了货币供应量的迅猛增长。
信贷增长过快的原因与以往有所不同。
一方面,贷款需求十分强劲。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节节飙升,一季度、前4月和前5月的投资增速分别高达29.8%、29.6%和30.3%。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坦言,这种现象的产生有非经济原因。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各地纷纷上项目、争投资、打造“开门红”;同时,今年又是省级政府的换届之年,抓紧最后时机造福一方或为后任打下良好基础也成为不少领导干部的选择。于是,膨胀的投资需求带来了膨胀的贷款需求。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十分强劲。时下,商业银行的货币环境相当宽松,4月末,存款大于贷款的部分即存差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07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1%。充足的流动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放贷压力。
另外,以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处于攻坚阶段,贷款扩张受资本充足率等约束较强,“宽货币”对应的是“紧信贷”。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股改上市,其资本金得到了较多补充,为了提升资产收益率和股东回报,其贷款扩张的动机大增,“宽货币”开始对应“宽信贷”。可以说,银行改革的推进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放贷动力。(田俊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