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柬埔寨首都金边,柬埔寨王国政府向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著名热带病专家李国桥颁发金质骑士级“莫尼沙拉潘勋章”,以表彰李国桥教授多年来倾注心力帮助柬埔寨消灭疟疾,取得卓越的成就。
这枚金灿灿的奖章还意味着在国际抗疟领域的一个新高地——“快速灭源灭疟法”得到了国际认可。 这不仅使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国青蒿素研究再次创新,而且可能将化解青蒿素药品辉煌下的国际市场尴尬。
“最伟大发明”在国际市场份额不到1%
疟疾与艾滋病、结核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灾难性的三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5年世界疟疾报告》中说,全世界约40%的人口有患疟疾的危险,每年疟疾要夺去100万人的生命,贫穷落后的热带、亚热带国家是疟疾横行的主要地区,以非洲为最。
中国并非疟疾的高发地,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特殊的政治使命,中国抗疟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从古方而来的植物提取药——青蒿素横空出世,成为国际同类抗疟药中疗效最好、作用最快的药物,并取代奎宁等西药,成为国际抗疟药物的主流。当时该研究一经披露,即被哈佛大学等国外权威部门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发明”。
但是,在中国青蒿素取得辉煌的背后,却面临的是国际市场的尴尬和无奈。由于我国早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世纪70年代末,青蒿素刚刚研制成功,便将核心技术公诸国内外,致使国外各大制药公司纷纷投巨资进行后续研究,迅速占领了国际抗疟药品市场。目前被世界广泛承认的中国专利药品是青蒿素类复方药物——复方蒿甲醚,该成果只在国内申请了专利,而国外的专利权则卖给了瑞士一家医药公司。因此,虽然该药品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核心目录,但我国制药企业在其中只充当了原料生产者的角色。当前国际疟疾药品市场总额约15亿美元,而中国青蒿素药品在其中的份额不到1%。
科研创新再次突破困境
面对这样的困境,青蒿素发明者之一的李国桥教授心有不甘,他带领的团队不断深入青蒿素的科研腹地,寄望以更加让国际抗疟同行折服的成果为中国医药界夺回高地。他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抗药性恶性疟防治药青蒿素复方的研发与应用”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次,在柬埔寨获得成功的“快速灭源灭疟法”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又一创新。
由于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其传播的元凶,传统的抗疟方法是通过“灭媒”,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以控制蚊媒,这一方法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而且在非洲等地疟疾发病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上升。李国桥教授开创性地采用“灭源”,通过全民治疗,实行复方青蒿素(Artequick)方案,清除体内的疟原虫,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疟疾的高度流行,直至彻底消灭疟疾。
广州中医药大学将这一方案与柬埔寨合作,自2004年1月在柬埔寨石居省实施试点,至今两年半,获得了世界罕见的疟疾控制高速度,17个疟疾疫源村的平均儿童带虫率已由采取灭源措施前的55.9%下降至1.9%;实行快速灭疟项目后,该地区无一人死于疟疾。
该治疗方案采用的复方青蒿素(Artequick)与目前国际市场上流行的青蒿素药物相比,疗效快、安全性高、原料成本低,更符合贫穷落后的疟疾流行地区的现实需求。在此次柬埔寨举行的石居省试点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际热带病联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印度尼西亚国家卫生研究院、无国界医生组织等机构的国际疟疾防治资深专家们对该方案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一直在思考的是,能否以较快的速度、花较少的钱控制疟疾?现在看来已见成效。”被授予金骑士奖章的李国桥教授对此深感欣慰。
进一步产业化亟待国际认可
此次来到柬埔寨的国际抗疟专家对“快速灭源灭疟法”寄予很大期望,希望这一治疗方案能够在更多疟疾肆行的地区施行,而这直接关系着复方青蒿素(Artequick)项目的进一步产业化。
今年初,复方青蒿素(Artequick)已经获得了国家一类新药注册,下一步面临的是要跨越国际药品市场门槛,如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方面获得国际市场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这将成为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已与广东新南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广东丰顺县设立青蒿种植基地,种植面积6300亩,预计总产量达300—500吨,为复方青蒿素(Artequick)的大规模生产打好基础。由此,校企联合,科研攻关与商业运作接轨,复方青蒿素(Artequick)从药物研发、原材料种植到药品生产、流通的整条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
李国桥教授告诉记者,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非一日之功,下一步他们还将到缅甸、非洲等地开展“快速灭源灭疟法”试点项目,以实际的疗效说服国际医药同行,让中国的青蒿素帮助更多贫困患者摆脱疟疾,让这一中医药奇葩再次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