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地条钢”是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的钢,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属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淘汰的落后产品。这些“地条钢”产品的直径、抗拉强度不符合国家标准,大部分产品存在脆断的情况,产品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1981年和1989年两次国民经济调整和治理整顿时,国家就要求一批小炼钢铁厂关停并转;上世纪末国家对钢铁行业进行限产时,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了通知,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清理整顿小钢铁厂的意见》,要求关停一批工艺装备落后、生产“地条钢”的小炼钢厂。特别是1989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国第一个产业政策,在明确提出要重点支持大中型炼铁、炼钢建设的同时,要求停止和严格限制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的建设以及某些产品的生产。
可是,受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走高以及建筑旺季到来等因素影响,沈阳周边一些生产“地条钢”的小炼钢厂开始活跃起来。一个星期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但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小炼钢厂里成堆成堆的“地条钢”上,竟堂而皇之地贴上了“招商引资”的标签。
“包工头”自曝内幕
“包工头”老李在沈阳搞建筑已经10多年了,在和记者见面之前,老李曾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我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感到良心不安,才决定找你们的。”老李告诉记者,在沈阳建筑市场上,使用“地条钢”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有全部工程都用“地条钢”的,不过绝大多数施工方采用的是“按比例混入”的办法,也就是说如果一根梁柱使用20根钢筋,那么就往里面混入三分之一的“地条钢”。
“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现在大小钢材市场上出售的‘非国标材’,大部分都是这种东西。”
老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沈阳地面一吨‘地条钢’的价格要比正规的‘国标钢’低300-400元,一幢普通的居民楼,所需的钢筋一般在300吨左右,就算一吨省下300元,300吨钢筋就能省近10万元。”
为了赚到这笔“不义之财”,一些人采取的办法是“偷梁换柱”。也就是说,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建筑的钢材必须先取一部分送到各区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开工,施工方送检的都是“国标”钢材,检验“合格”后,在建筑时就玩起猫腻了,这样的话,就可以赚到这笔“不义之财”了。当然,用“地条钢”盖的楼,从外表看不出任何毛病,更不会马上下沉或倒掉。”老李说。
在采访中,就老李的这些说法,记者都在沈阳市质监部门得到了印证:在同等条件下,“地条钢”所能耐受的拉力与压力,根本没法与达标的正规钢材相比,在东北地区一年四季较大的温差条件下,“地条钢”极小的收缩与膨胀空间,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寿命与安全。行内人都清楚,达标正规钢材的特性是“宁弯不折”,而“地条钢”正好相反,是“宁折不弯”,这也正是为什么达标正规钢材在制作时通常能被抻拉至12米以上,而最长的“地条钢材”却只能在9米以内。
随后,记者对沈城塔湾、长客等地方的钢材市场进行了走访,印证了老李和质监两方面的说法。
这些地方的钢材市场里,有两种不同的钢材,被称为“国标材”和“非国标材”,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价格却有很大差别。在“国标材”中,直径6.5毫米的“盘圆”(也就是不带螺纹的钢筋)一吨为3600元;直径8毫米的螺纹钢一吨为3630元;直径10毫米的“盘圆”一吨为3600元;直径12毫米的螺纹钢一吨为3350元,而所有这些型号的钢材价格和“非国标材”进行对比,每吨的价格都要高300元到400元。
“‘国标材’就是达到国家标准的,是正经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证;‘非国标材’质量怎样你就自己去想呗……”位于长客地区的某钢材市场上一业主这样表述“国标材”与“非国标材”的区别。
记者暗访“地条钢大院”
那么“地条钢”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又是如何加工的?按照“包工头”的指引,记者在近一周的时间里,对从沈阳市内运往城外的废钢筋、铁制品进行了追踪。最后,记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运废钢筋、铁制品的车辆,都开进了康平县郊的一个大院。
这个大院位于康平城外6公里处,在康平通往双辽的公路路北。以卖废钢铁者的身份,记者走进了这个足有两个正规足球场大小的院落,院内四个角的位置上,总共有5个被浓烟和烈焰包围着的小炼钢炉,工人们正忙着向地上1米多长的模具里倒钢水,炼炉旁边堆着一人多高、颜色暗黑的成品“地条钢坯”。
与正规炼钢企业不同,这里堆积如山的不是矿石,而是从各处收来的废旧铁制品,其中一个小炼炉的老板告诉记者,这里收“厚铁”——也就是废旧钢筋的价格是1900元一吨,收“薄铁”——也就是废旧铁板、铁片的价格是1500元一吨。而用这些东西作为原料生产出的“地条钢坯”,出售价格达2000元至2500元一吨。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这个大院里,5个小炼炉分别由4个“老板”说了算,它们之间很少说话,各干各的,各卖各的,从他们口中,记者得知,这个院里生产出来的“地条钢坯”,绝大多数被运到了辽阳灯塔地区的一些轧钢企业,轧成“盘圆”或“螺纹钢”后,再流入沈阳及其他地区的建筑市场。
“那你们把工厂建在辽阳灯塔地区能省下多少运费啊?”听了记者的话,一炼炉老板说,他们也是这样想的,可辽阳灯塔地区这几年把类似的小炼钢厂都清理出来了,他们也是没办法,才这么“舍近求远”的。
而据记者了解,几年来,沈城有关部门也下大力气对小炼钢厂进行了整治,但这个“地条钢大院”为什么还能存在,而且生意红火呢?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这里面原来还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竟贴“招商引资”标签
6月21日,记者和沈阳市质监部门取得了联系,相关负责人对此非常重视,马上向康平县质监部门下达了督办通知,随后康平县质监部门马上对这个“地条钢大院”进行了查处,现场封存炼炉5个,“地条钢坯”30吨左右,并分别责令停产。
康平县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大院里的所有小炼炉采用的均为正在被淘汰的“中频炉”炼钢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保证质量。
但面对记者提出的后续处理问题时,当地质监部门相关人员无奈地说:“这不太容易,从2002年到现在,沈阳市和康平县有关质监部门已经对这个地方查处过很多次了,可往往都是停一段之后又像以前一样了,因为‘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不能破坏呀?”
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怎么和“招商引资”联系在一起了呢?记者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个“地条钢大院”是康平县在2000年“招商引资”的时候引进的一个项目。康平县当年经手过此事的一位姓吕的县领导告诉记者:“这确实是我们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不过当年我们引进它时,合同上签的只是一个金属铸造企业,而且各种生间经营工作也必须是合法的,可是后来经营者没有遵守合同,我们县里也多次专门研究过这个情况。”
“那么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有关部门也查过,也没有解决,这一次能解决吗?”记者问。
“现在还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也正在协调,具体的事现在还不好说。”这位县领导显然很为难。
至此,记者的采访只能暂停。不过也许这时停下来是一个“刚刚好”的状态,因为这有利于有关人员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是这个“招商引资项目”每年的利税重要,还是其他一些东西更重要?
昨天,记者发稿时致电相关部门,但此事还没有更进一步的进展。首席记者 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