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个别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书,甚至找到学校附近的小店随意“签约”。安徽省教育厅表示,一旦发现,将给予严肃查处。
(《新安晚报》6月25日报道)
前段时间,江西省一家已被注销7年的企业,忽然“胃口”大开,一次性“接收”了100多名本专科应届毕业生;一家通讯类企业,也莫名其妙地“招收”了几十名与通讯行业毫不相干的农林专业毕业生。 原因和去小店“就业”一样,都是就业率惹的祸。
去年教育部推出将大学就业率与大学招生名额等挂钩的政策时,笔者就心中惴惴,觉得如此功利的政策,必然会导致大学本身的功利性造假,最终吃苦头的还是学生。实际情况也应验了笔者的担忧。
大学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在就业率上弄虚作假,以扣押毕业证为砝码,逼迫毕业生炮制子虚乌有的“假签约”,其危害可谓深远。
一来“注水”就业率掩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容易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决策依据之失真,从而直接导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教育质量、招生规模、就业形势等产生误判。
其次,虚假就业率直接导致社会大众对大学培养质量和就业前景的错误认识,侵害了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选择权,也给大学生日后进入就业市场乃至人生之路带来更大的难度。
第三,大学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牺牲社会公信力为代价,炮制虚假就业率,无疑是败坏了社会风气,丢弃了作为教育者的基本准则。在这样背景下,教育者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也对大学生思想品行的养成起到负面影响。
笔者在一所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工作,深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偶尔一次看到本省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高校就业率统计数据,竟然发现大多在9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9%,着实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现在看来,这样的高就业率显然是当不了真的。
说到底,虚假就业率现象,不过是政绩思维和功利思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反映罢了,要想回归就业率之本义,恐怕还得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办事,少一点简单粗暴、多一些长远考量。对大学本身,也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政绩焦虑症,把心思集中到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