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上,因“完全封顶”庞加莱猜想而声名远播的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曹怀东,第一次以公开演讲的方式向公众介绍他们的工作。曹怀东的报告是用英语演讲,朱熹平的报告改用汉语讲,引起现场一片掌声。 (《中国青年报》6月22日)
近年来,“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一个潮流。即使是向来被视为独立性强、不攀附时势的学术界,在组织学术会议时也在努力“与国际接轨”。假如说在提交论文、演讲限时等方面与国际通行的法则看齐,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有的学术会议明明在国内组织召开,却要求发言者一律用英语发言。
例如,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精英,尽管都是黄皮肤黑头发,但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部分海外华裔学者采用中英文双语的要求,竟然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遭到拒绝。有与会学者认为,报告用汉语完全可以讲清楚,而且更容易被听众理解。既然是在华人的乡土上举行的会议,凭什么在自己的家门口不能说自家话?但是人们只是“腹诽”而已,没有谁反抗这个“规则”。倒是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坚持用汉语作报告,成为惟一“反潮流”者,引起公众一片叫好声。
当然,每个学者在会议上用什么语言发言,是个人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正如有评论者所说,语言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它能够以共通的语言在共同乡情的基础上凝聚人心。汉语是“华人”这个词汇的内涵,它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音与形,不仅仅是实用层面的沟通方式,它更饱蘸着一种同根同源的情感认同,是一种骨肉相连的文化符号。所以,当听到连战先生和宋楚瑜先生用流利的国语演讲时,我们备感亲近;当朱熹平教授用汉语演讲时,也会引起现场一片掌声。
我们当然不能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且中国在向国际化迈进,需要更多无障碍的对话。但是,至少在本土上,在同胞之间,对汉语应有更多的自尊与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