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北京通州誋县镇马务村45岁的农民吴玉录展示了最新问世的机器人作品——机器人拉黄包车。
吴玉录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自小就喜欢设计与创造,12岁时就对各种机械感兴趣,也经常拆卸各类机械装置,开始制作机器人。
因为没有经验,也不精通专业技术,他第一次只做出了机器人的半条腿。
经过第一次的失败,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开始专心研究各类技术,终于在20岁时亲手制作出完整的机械人。 从那以后,他的热情就更高了,到今天为止,他已经设计并制作出近30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只会动,而且每个都有自己的功能,比如:倒水、点烟、写字、拉车等……2004年,他获得“全国农民发明之星”的称号。
这个会拉黄包车的机器人,身高约1.8米,着银白铁皮外装,手绘的黑眉毛,乒乓球做的眼睛,海绵做的嘴巴。在它身后,连接着一辆深红色的铁皮黄包车。黄包车上装置着方向盘,方向盘旁装有一个控制按钮。按钮可向前、后、中间灵活扳动,控制着黄包车的前进、后退和停止。
吴师傅解释,机器人转动的眼睛和嘴巴主要是由电动机在控制。
据吴玉录介绍,他前后酝酿了20多年,经过无数次试验,最后耗时一年动手完成。机器人重150公斤,加上黄包车重300多公斤,材料主要由铁板、齿轮、电线、电机等组成,制作成本约8000元。
“它每充一次电,能走6个小时路,每分钟能走30~40步路,每步0.6米。6个小时差不多能走8公里的路程。”吴师傅说,这个机器人全部是他用手工完成,其中许多零件都是在废品站购得,机器人的驾驭全是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目前,他打算申请专利。(栾正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