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的博客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关于美国凯雷收购徐工的言论以及徐工方面的反驳,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总的看来,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把徐工卖给一个财务投资者合不合适。
一般而言,财务投资者财大气粗,但是一般缺乏具体行业的技术、管理和经营人才。而战略投资者一般财力不算大,但是有同行业的技术和专利以及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财务投资者的一般做法是,将企业并购到手后,花点时间做点工作将财务报表弄好看了再转手给一个战略投资者。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是一个财务投资者。凯雷将徐工购买到手的话,将其转手卖出去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果不这么做,它就不是财务投资者。人们担心,徐工这样一家好企业被财务投资者倒手,会不会被折腾坏?另外,就像向文波提出的那样,如果三一重工这样的国内民营企业愿意出价更高收购徐工,为什么不能把徐工卖给三一呢?
其二,徐工收购案使人们再一次联想到上半年讨论激烈的“斩首并购”话题。今年上半年,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公开表示:“一些跨国公司的目标是必须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预期年收益率必须高于15%,这三条目前正成为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活动的基本要求。”“如果听凭发展,将十分危险。”李德水所指的外资收购行为被总结成“斩首行动”,而徐工又正是我国工程机械方面的龙头企业之一。
有人问,大型企业购并活动在美国会受到国会的国家安全利益审查,外资在中国对大型企业,甚至龙头企业的购并,是否需要国家做类似的审查?中海油与美国尤尼科的故事,以及联想电脑在美国中标而被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部分禁入的案例提醒我们,对外资并购徐工这类行业龙头时,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现成的斩首例子就有几个。南孚、乐凯、哈啤、中华牙膏等几个一度响当当的民族品牌,都被外资收购了,也被冷藏了。南孚最典型,因为是财务投资者摩根士丹利等收购的,之后,摩根士丹利逐渐将其他股东持有的南孚股份盘了过来,然后全部转售给南孚电池的直接竞争对手吉列公司。为了避免南孚在海外市场对其原来的手下败将吉列的电池产生致命竞争,在外资新东家主导下,南孚只得放弃海外发展战略,生产设备与能力闲置了一半。
当前,某些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轻率地把一些经营得比较好的国有企业出售给外商,虽然短期内似乎获利丰厚,但从长远看,没有自己的民族品牌,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难道要永远靠给人贴牌打工维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