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春燕:您能不能把电话给徐平,我们想听听女同胞的想法。徐平,你好,我听侯丰说,你是在青海长到20多岁,之前唐古拉山口已经去过五六次了。
徐平:我从小青海生,青海长,19岁考大学离开青海,在大学期间和工作期间,我曾经有幸参加过这边的探测,已经是第五次到唐古拉山口了。
劳春燕:你看到青藏铁路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情?
徐平:我觉得不到草原来的人,不会觉得有这么强烈的感受,感受不是那么明显的。 所以早晨从那曲出发,往安多走的路上天气特别好,因为天气很冷,下了雪,很多山上都有皑皑白雪,一路看着平行的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这样平行的两条天路,很自然的眼泪就流出来了,这是很难以形容的感觉。跟我一起的另外一位女编导,也是青海生,青海长,在青海工作很长时间,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在高原长大的孩子来说,对于内地的游客,记者来看,这个问题会有很大的不一样的地方。
劳春燕:可能对于内地的游客来讲,这片高原更多是神秘,但是对你们来讲,就是一种很深厚的感情?
徐平:对于他们来讲,可能他们向往当中一种天堂一样的感觉,而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场景可能是在我们平常生活当中或多或少接触到的,我们对它的看待更多是一种信仰。
劳春燕:是一种信仰?
徐平:对,虽然我们不是藏族人,但是因为我们在青藏高原上长大,我们看到了藏族和汉族,甚至其他各民族非常融合的场景,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走在路上可以看到青藏铁路开通了,青藏公路也很顺畅,但是还是可以看到一叩一拜到拉萨朝拜的这些人,可以说公路和铁路的开通促进了内地和西藏的贸易往来,但是对于这些充满信仰的人来说,这两条路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我只是说对路上朝拜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还是会一步一叩头,朝着他们的信仰去朝圣。
劳春燕:你在这片高原上来回跑了多次了,这次去有什么新鲜的发现?
徐平:我以前跑,虽然是在高原上跑,但是我从来没有到过西藏,最远一次也是唐古拉山,基本上就是西藏和青海交界了,我也就改道了,我以前有很多到西藏来拍摄的机会我就放弃了,是因为我跟其他人不一样,没有对这个地方有很神往的感觉,是因为西藏跟青海,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有很相似的地方,没有这么迫切的想法,但是这次来了以后,我对西藏的感觉就是,这种想法跟以前又不一样了,你可以看到血脉相连的这样一种场景,就是青海和西藏相连的这种关系。
劳春燕:这两天几位兄弟都有高原反应,你们两位女同胞怎么样?
徐平:我们这组里面一共六个人,除了我们组的张汉明之外,我们剩下人还都没有吸氧,基本可以过去的。可能是在气侯比较恶劣的时候,有一些头痛的感觉,像我们有些摄像因为他们要工作,所以他们可能有胸闷的感觉,但是这样的感觉很快就会消失,只要你坚持下来。
劳春燕:今天中午吃饭吃的好吗?
徐平: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风雨兼程的,我们中午就吃一些简单面条之类的,但是高原的东西都是黏黏糊糊,煮不开似的。
劳春燕:昨天晚上睡呢?
徐平:晚上睡觉对我们没有什么大碍,我们睡很好。
劳春燕:侯丰说他睡不着觉?
徐平:我不太了解其他同事,因为我们早上起来看他们状态还是比较好的。我和绽晓棠谈不上睡觉了,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往回传片子,我们路上拍摄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我们只有靠晚上时候来写稿了,基本上没有合眼的机会了,所以对我们来说谈不上睡觉有什么反应了,因为写到四点,早上六点要出发,五点就起来整理整理装备,谈不上睡觉,就是行车的时候,路上抓紧时间闭一会眼。
劳春燕:大家都要好好休息,抓紧时间休息,多吃点,多睡会。
徐平:谢谢对我们前方记者的关心。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