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雷雨昨天终于稍有收敛,但市民们对前几天的电闪雷鸣还是心有余悸。据悉,即将进入7月的申城,也将迎来每年的雷暴多发期,外滩、陆家嘴、徐家汇等地都是“雷区”。
(记者 刘晶晶)
近年雷暴日增三成
虽然昨天部分地区仍有短时阵雨,但没有出现前两天的雷暴雨,但今天预计还是局部有阵雨或雷雨的天气,明天起,35℃高温又将回归。 这样的高温天,其实也正是雷暴天气的“诱因”。天气越闷热,越容易积累能量,一旦有降雨云团激烈撞击产生对流天气,就会暴雨倾盆、雷声轰鸣、闪电划空,尽数倾泻。
而对上海来说,即将进入的7、8、9月盛夏时期,正是每年雷暴的多发季节。到去年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上海的年平均雷暴日有49.9天,比30年前增长了三成多。雷暴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强对流,前两年申城的强对流出现频率每年都有几十次,而前些天这样的雷雨天只不过刚刚拉开今夏雷雨天的序幕而已。
高楼林立最易受雷袭
据上海防雷中心的专家介绍,一般来说,空旷地区的人毫无遮挡,如果站的位置比较高,就容易成为“引雷针”而遭到雷击,这也是郊区容易发生雷暴事故的原因。而现在随着市区的高楼日益增多,各种通讯设施的增加,市区遇雷击的机会也比以往多了。
在市区,高楼林立的地区是最易受雷袭的地方。从历年来的情况看,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之类水陆交界的区域,市区的外滩、徐家汇体育馆、虹桥、浦东陆家嘴,郊区的南汇、奉贤、金山、崇明等地都是雷暴多发地。
新家电不慎会“引雷”
即使在室内,也有可能受到雷电的“间接袭击”。云层放电时,雷电波可以产生电磁感应,通过电线、金属、信号传输等“二次传输”,以往户外广告牌是最容易引发雷灾的祸首。但现在一些新面孔也不自觉地成为了雷电的帮凶,太阳能热水器如果装得比房顶的避雷针还高,就成了“引雷针”,卫星接受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等更是会毫无声息地“引雷入室”。
目前,全市的室外建筑物基本都安装有避雷针,像一些高楼、大桥、加油站等重点建筑还安装有监测雷达等更先进的防雷设备。这些设备基本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气象部门还会与相关部门不定期地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
专家支招
雷雨天少上网、打手机
专家提醒市民自己也要提高防雷意识。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注意要低于避雷针1.5米以上,并保持3米左右的间隔。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在雷雨天气要与电视机脱离,与接地线连接。雷雨天里最好不要打电话和接手机,少上网、少用电器。雷电特别厉害时,可以把一些家用电器的电源暂时切断,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在室外或野外时,则要避免站在空旷地区或是电线杆、高大的金属物体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