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尽管刚刚完成了主体结构,但孙天玉的新房在一片红砖大瓦房中已经显出了“另类”。
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小院,正房不像普通农村平房那样是并排的几间,而是像城里住宅楼“三室两厅”那样的套房结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还在施工中的房子,可以清楚地看到粗大的钢梁、钢柱,墙体不是粘土实心砖,而是新型节能材料的预制板。屋顶不是前后两坡,而是只有阴面的半坡。主人孙天玉介绍,阳坡是太阳能板的“预留地”,将来采暖、洗浴,不用点炉子,全靠太阳能了。
这是平谷区“新民居、新建材、新能源”项目的“样板间”之一。王辛庄镇太平庄村的五户示范户,下个月就能搬进这种在农村史无前例的新型住宅中。
平谷区请正规建筑设计单位,结合农村特点,设计了40种节能型新民居的户型图,免费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计划用20年左右,完成平谷区农居的转型换代。
40种户型图供农民盖房
平谷区盘峰宾馆的大堂,现在成了新民居户型的展示厅,免费供农民参观选择。40种新民居设计把上百平方米的展厅摆了满满当当,墙上挂着平面图,柜子里摆着新民居模型。一位服务员介绍,这些图纸、模型已经在这里摆了将近3个月,每天来参观的农民还是络绎不绝。
新民居户型图由三家公司负责设计,平谷区政府出资,农民建房免费使用。
在这些设计中,有部分二层结构的已经在平谷区“新农村、新民居”试点村中得到了使用。将军关、玻璃台、挂甲峪、南宅四个村整村改建,村民们已经搬进了新民居。
别墅式的二层楼用作农民的居所固然吸引眼球,而这些设计中,记者还看到了大量的平房结构。设计人员介绍,新民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并不一味求洋、求奇。比如平房院落中专门规划了农户的杂物存放间,有的户型中还有传统的火炕。
新民居最突出的特点是打破了农村平房的单排结构,参照城市居民楼的模式,在一层中有了“进深”,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成了套间,在房间中错落安排。走进一户新民居示范户,看不出与城里的楼房居所有什么区别。
而且,这些设计实行了模块化,根据农民不同的宅基地可以进行自由的改变,房屋的长、宽都可以增减,甚至可以加出几间房来。
平谷区还选择了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公司,农民可以在这些公司中选择自家的建设单位,用正规建筑公司取代了过去左邻右舍拼凑的“施工队”。同时,农民建房还将有专门的监理公司来监督施工质量。
农民房用上太阳能采暖
平谷区王辛庄镇太平庄村村支书李强的新民居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他领着记者登上房顶。屋顶的阴面坡顶已经铺好,而阳面还是一个水泥平台。“这里要支上二十平方米的太阳能板。”李强介绍,“将来屋子的采暖就全用太阳能了。”
平谷新民居的设计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理念,太阳能采暖是所有户型的“标准配置”。
在新民居的设计图纸上,记者看到,所有房屋的阳面坡顶都有一片黑色的太阳能板,有的单独架立,有的嵌在房顶之中。黑色的面板吸收太阳能,加热管道中的水,用于室内采暖。每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大约能够供应10平方米的采暖面积。李强的新民居有将近150平方米,屋顶阳面近20平方米的太阳能面积绰绰有余。
屋子里的散热器全部埋在地下,采用了目前最流行的地采暖方式,美观而且节约空间。新房里的地面还没有铺装,可以看到密密匝匝的管道。李强说,夏天把采暖管道一关,太阳能用来洗澡。冬天把阀门一开,屋子里不生火也热乎乎的。这套设备还配备了一个备用的煤炉,赶上连阴天,可以和暖气一样使用。
与此同时,新民居的建材也全部采用了新型材料,保温性能比农村的砖木结构平房高出几倍。太平庄村的五户示范户,每户采用的保温材料都不同,但各有各的特长。
李强的新民居没有承重墙,全靠钢梁、钢柱搭起结构。房子的墙体只有12厘米厚,但这种中间加了填充物的水泥板,隔音、隔热效果却要远超过两层砖垒起的墙。
平谷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办公室经过测算,采用太阳能和新型建材的新民居,平均能耗比传统的农村砖瓦房要低65%。
20年完成全区农居转型换代
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民居处处体现着“新”,看过的人无不说好,但也都不免一丝担心:这么好的房子,农民盖得起吗?
马上就要搬进新民居的李强给记者计算:建设单位包工包料,每平方米报价1050元,太阳能板每平方米230元,房子总造价大概24万元。
“贵么?看总价是不低。”李强实话实说。可话锋一转,李强又算了一笔账:如果盖老式的砖瓦房,每平方米造价六七百元,这还是“毛坯房”。而新民居的“每平方米1050元”包括了装修,装修标准是每平方米250元。这么一算,纯建筑造价只有每平方米800元,对照着房子质量来看,一点儿都不高。
在新民居的户型图中,房子大小从98平方米到298平方米不一而足,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条件自由选择。根据户型面积总体造价在10万元至30万元。
平谷区建委主任景国忠说,这样的价格比农民过去建造的砖木结构房略高,但低于农村现在时兴的砖混结构房屋。而且对达到节能标准的新民居,区政府还将给每户农民补贴1.5万元,新民居的价格肯定是物超所值的。
与李强住邻居的孙天玉也是新民居示范户之一,他选择了一套126平方米的户型,总花费不到14万元。老孙觉得这个造价值,账面有他自己的一个算法。
“我的房子是我爸给盖的,我爸结婚时的房子是我爷爷给盖的,咱农村一代人就要盖一回房。”老孙说,“现在这房子是给我儿子结婚盖的,建筑公司说保用100年,够我家往下四代人住的,这能不值吗?”
一代人,也就是20年至25年,农民的住房就要翻盖一次。平谷区推进新民居建设,遵循了这个规律,计划用20年时间让全区农民都搬进新民居。同时,政府引导农民建新民居,但不排斥农民建传统的砖瓦房,新民居建设完全尊重农民意愿。
从新民居试点推出“样板间”以来,已经有698户农民报名要求按照新民居的样式翻建新房。“样板间”所在的太平庄村,报名的农户有30多户,这几乎也就是近两年有翻盖新房意愿的农户数量。RJ025
图片提供:于刚
农户细数新民居三大好处
孙天玉今年50多岁,王辛庄镇太平庄村村民,平谷区分散建设新民居示范户之一。老孙的房子五月份开工,现在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下个月准备搬新家。房子是新型建材公司的专业施工队负责施工,老孙帮不上什么忙,但他一天到晚总是蹲在前院的房后背阴处,看着自己的房子一天天“长”起来。
老孙是示范户,房子成了新民居的样板间,从开工之日起就不断有人来参观。老孙原本不善言辞,给别人介绍得多了,自己也总结出新民居的三大好处。
首先是住房面积大了。老孙的宅基地面积不足三分,长、宽各13米。老房是1980年盖的,正房五间,总面积不过50平方米。老孙家里4口人,住得紧紧巴巴。
新民居的宅基地面积没扩大,房子长还是13米,但宽度却由4米增加到8.5米,面积多了一倍还不止。正房里是两室两厅一卫,客厅的面积将近30平方米,落地大玻璃窗,宽敞透亮。院子里还有一排厢房,一排倒座房,总面积扩大到了150多平方米。
第二是厕所搬到了屋子里。农村的厕所,一般是在院子的西南角砌个围墙,搭个棚子。冬天不管多冷,夏天不管多热,上厕所也要到屋外去。现在新民居里设计了卫生间,抽水马桶,“肯定方便多了。”
本来老孙担心厕所会有味儿,特意打听了一下。农村的新民居确实没有城里住宅楼的排污管道,可这个厕所使用的是专为农户一家一户开发的三格式环保公厕,无异味、无污染。平谷区建委介绍,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是长远趋势,等到新民居建到一定规模,污水管线肯定会接到各家各户。
第三,住新民居省钱。新民居使用了太阳能采暖,冬天省了一大笔煤火钱。往年冬天,老孙一家烧煤至少要1000元。按照区建委的测算,今后有350元钱的煤就够烧了。
老孙说这个新民居是给儿子结婚准备的新房。自打听说这个新民居能用上100年,老孙的想法也跟着远了,“没准儿我能在这房子里抱上重孙子呢!”
(董少东)RJ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