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6月28日讯 “看,这就是我们家的煤油灯!”在文昌宫内邓小平居室旧址里,已经76岁的宋宝璧老人指点着玻璃橱内的煤油灯一脸兴奋。他可是位与文昌宫渊源很深的老人,早年的人生经历与这里有着密切联系,而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岁月也深深地影响了老人的一生……文昌宫是我的母校
宋宝璧家老宅院的大门离文昌宫的直线距离只有50米左右,古宅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所幸尚能屹立不倒,一如老人仍然挺拔的腰杆。
宋家祖上开过酒糟坊还经营祖传中医,因此家境算得上殷实。在宋宝璧童年时,文昌宫还是“临涣小学二部”所在地,他的大部分小学生活就在这里度过,而总前委的领袖们后来所住的地方就是当年小学的教室以及教工宿舍。尽管老人是旧址的常客,故地重游的时候他还是很激动地将曾经留下自己身影的地方指点给记者:“当年我就在这个教室读书!”
虽说是“大户人家”,宋宝璧家同时还可以称得上是个革命家庭:大姐夫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是地下党员,一位本家姑父也是八路军的干部。所以宋宝璧小时候,经常会有一些游击队员到家里落脚,父母也每每好吃好喝地招待,让小家伙好生羡慕。老人现在还记得:“当年家里向新四军前线支援过一千多斤粮食,用‘牛拉大车’送过去之后,家里就没剩下什么粮食了,一家人硬是吃了很长时间的‘菜馍’才算挺过去。”
煤油灯送回来时添满了油
邓小平等人带着警卫连开进文昌宫的时候,18岁的宋宝璧已经结婚两年了。小镇上的人们开始都没太注意,只知道有一批衣着并不光鲜的军队驻扎到镇上,他们哪里想得到,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战役正在那里运筹帷幄。
很快,就有战士到百姓家借用日常用具,大家才看清原来是解放军的部队。宋宝璧家带玻璃灯罩的煤油灯在当时可是个希罕玩意儿,还是他结婚的时候父亲专门托人从外地买回来的,但宋家还是毫不犹豫地从柜子里翻出“宝贝”,连同桌子、木床一起交给了战士们。
领袖们深居简出,周围的人几乎没见过他们露面。战士们经常在宋家门口的开阔麦场里操练,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他们是总前委的警卫连,但当时就看得出他们的谨慎。文昌宫里面就有水井,可能是为了防止特务投毒,总前委并不从里面取水,而是和老百姓同吃离宋宝璧家不远的一口大井。除了偶尔帮助前来打水的老年人提水挑水,表情严肃的战士们很少和当地百姓有交往。尽管如此小心,总前委的行踪还是被敌人发现了。
宋宝璧说,大概从1948年11月22日开始,敌人的飞机频繁往镇上扔炸弹,一颗炸弹就在自家院墙外爆炸,幸亏没有伤到人。于是,总前委就悄然转移到5公里外的小李家庄,转移前夜,战士们把从百姓家借的物品东西都一一送还。“我家的灯送回来的时候是加满了煤油的,那一幕我永远记得。这就是共产党军队的作风啊!”
“倔老头”为家乡四处奔走
文昌宫在解放后一度成为临涣中学的校舍。宋宝璧在1952年也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从此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现在临涣中学的两位副校长当年就是他的学生。
也许是战争年代对他的影响太深,宋宝璧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热烈和倔强。退休以后,本该静下来颐养天年的他却变得比以前更“忙”了,整天到处奔走为老百姓维权,绞尽脑汁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想办法。按照宋宝璧的说法:“临涣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酱菜、古泉茶等特色产品,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就实在太可惜了!”他自费编写了许多宣传临涣的单册四处发放,还曾自费到全国各地考察并为发展家乡经济提出了几十条建议。很多人不理解他的“折腾”,说宋宝璧的“脑筋有问题”,可他却对此毫不在乎:“临涣是生养我的地方,不管有没有用,我活着一天就想为她多做些贡献。”
记者临走时,老人送上厚厚一沓打印材料,都是他对临涣经济的思考。一位76岁的老人能为家乡的事业付出这么大的热忱,难道不让人肃然起敬吗?(何克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