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报道内容涉及“中阿文化经济关系”、“中国美食”、“独生子女政策”、“京剧”、“中国瓷文化”等二十多个领域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舒泰峰、实习记者王宁/北京报道
6月3日至6月10日,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推出“中国周”大型报道活动——“聚焦中国”,用一周的时间全面报道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
半岛电视台台长坎法尔为此专程来到中国,在北京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感谢协助半岛电视台制作“中国周”大型报道活动的媒体,并商议和中国媒体的进一步合作。
坎法尔介绍,这是阿拉伯世界第一次推出对中国的大型报道,也是半岛电视台第一次用一周的时间深入报道一个国家。
半岛电视台在阿拉伯世界以及全球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每天有4500万观众收看他们的节目。有人形象地说,只要在半岛电视台露面,他的观点就可以传遍整个阿拉伯世界。
“‘中国周’在阿拉伯世界的反响特别良好,不少人专门打电话来发表评论,”半岛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站长伊扎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他说,因为时差的关系,在中国的阿拉伯人看不到节目,但是他们很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所以纷纷索要光盘,“这说明了他们对‘中国周’以及对中国的重视。”
许多阿拉伯人以为,“中国连一寸空余的土地都没有”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问坎法尔,为什么半岛电视台把第一次一周持续报道的国家选在了中国?坎法尔回答说:“阿拉伯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了解得很少,我们想让阿拉伯人全面了解中国,知道中国文化的根。”
伊扎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阿拉伯世界不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连一些高级官员对于中国的印象也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到处都是自行车,人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很穷,社会制度也管得特别严。”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徐睿珩 )
国际热图
新华网评
更多>>·· 看图说事:··
新华社区
更多>>· 快评世界杯· 精彩贴图· 坛笑风生· 情感码头
24小时国际热点
··········
海外华人
更多>>·····
国际要闻
更多>>·····
国际漫画
更多>>剪掉不良分子
国际观察
更多>>·····
新华广告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部主任张立是“中国周”特别报道之一“中国瓷文化”的嘉宾,她讲的事则更为“离谱”:“很多阿拉伯人跟我说,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连一寸空余的土地都没有,全是人,根本都没有办法走路。他们想像中的中国人都特别瘦,像笔一样的身材,人挤人的。”
张立说,阿拉伯人也不太了解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他们没有想像到,中国还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和那么多的穆斯林。
鉴于此,“中国周”试图展现一个全面的中国,取材范围极为广泛。其中的特别报道内容涉及“中阿文化经济关系”、“中国美食”、“独生子女政策”、“京剧”、“中国瓷文化”等二十多个领域,统称“聚焦中国”。
每期“聚焦中国”的时间为30分钟,用阿拉伯语播出。节目正式开始之前会播放一个精致的片头,展示中国的舞蹈,配以中国传统的丝竹之声。在主持人介绍节目内容后,节目进入核心的实地拍摄环节,节目的最后由主持人对嘉宾进行现场访谈。
“聚焦中国”颠覆了很多阿拉伯人对中国的印象:路面上拥挤的现代化汽车;走在高楼大厦间穿短袖紧身上衣和牛仔裤的摩登女郎;清真寺里虔诚祷告的伊斯兰教徒;认真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
节目展示的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画面也令阿拉伯观众感到新奇,比如一位厨师在做拉面,动作的舒展犹如杂技一般;又比如京剧演员的表演,行云流水声音婉转……
被邀请的嘉宾向阿拉伯观众做了更为细致的解释。“中国人吃饭为什么用筷子?”在“中国美食”节目中,主持人问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广播中心的嘉宾关锐。
关锐给他们讲述了筷子的由来: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大禹很忙,回家以后饭还很烫,不能用手取食物,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两根树条来取食物。从此开始就有了筷子。
主持人接着又问:“为什么到现在你们仍然保留使用筷子的传统?”关锐接着解释:“这个跟先进和落后本身没有关系,首先这是一种习惯,另外,再按照现在医学角度去讲,人使用筷子的时候,手的活动比较多,对人的健脑很有好处。”
关锐还跟主持人开玩笑说:“建议你们阿拉伯人多使用筷子,这样对你们的健身有好处。”
“聚焦中国”也关注严肃话题。作为“中国军队背景介绍”一期的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向阿拉伯观众介绍了中国的军事政策。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反应是在太平洋地区加强战略防御。对此,中国一方面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中国不会做出过度反应。美国加强防范并不能阻止中国外交影响的扩大。中国按照自己的步骤和速度加强国防现代化是不可动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除了特别报道之外,半岛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开放对话”也来中国制作了两期节目——“中国人怎么看待阿拉伯人”和“中阿关系应如何发展”,分别在长城上和北京饭店顶层录制。
来自半岛电视台总部的主持人身着唐装,嘉宾们围坐在长城之上侃侃而谈。嘉宾队伍相当壮大,包括阿盟秘书长穆萨、中阿友协秘书长冯佐库、中国文化部中联部的官员以及数十位大学教师和学生。
此外,“中国周”期间,半岛电视台还播出了两个纪录片,一个是《中国的古代文明》,向观众介绍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另外一个是《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特别推出的节目。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徐睿珩 )
国际热图
新华网评
更多>>·· 看图说事:··
新华社区
更多>>· 快评世界杯· 精彩贴图· 坛笑风生· 情感码头
24小时国际热点
··········
海外华人
更多>>·····
国际要闻
更多>>·····
国际漫画
更多>>剪掉不良分子
国际观察
更多>>·····
新华广告
视角来自阿拉伯世界,不是西方
为了制作“中国周”,半岛电视台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他们从多哈总部和土耳其分社特派了几位记者来中国,与驻京分社的工作人员组成了两个摄制组。一个摄制组在北京,另外一个则在上海进行拍摄。由于浙江的义乌是阿拉伯人比较集中的一个地方,在上海的摄制组还去了义乌采访。
中国的国际形象很长时间都是由西方媒体主导的,但在这一次的节目选材过程中,半岛电视台强调自己的视角。“阿拉伯人对中国的误解跟信息来源的渠道有关,他们原来都是通过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比如说西方媒体。”
半岛电视台的视角立足于阿拉伯世界。伊扎特说:“我们希望给他们一个机会用阿拉伯眼睛来看中国。”
在此大方针下,半岛电视台在做节目时确立了几个原则。第一,直接和老百姓接触,用老百姓的视角来看,而少用专家和官员的视角看。
“比如介绍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时,我们没有请专家和学者来谈独生子女政策,我们请了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来谈这个政策,问他们的感觉,并让他们来解释这一政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第二个原则是,大部分受采访的客人,不管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都讲阿拉伯语。“让他们用阿拉伯语,直接和我们的老百姓说话,便于消除心理的障碍。阿拉伯观众非常关注这一点,他们没想到那么多中国人都会讲阿拉伯语,而且说得非常好。”
除了展示中国的政治经济外,节目更侧重于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我们想尽量做出一个感觉,就是让节目更生活化、文化化、社会化,原来我们这方面的题材比较缺少,大部分都太政治化了。”
“我们要让观众了解到,一个正在发挥国际作用的国家,不仅是一个经济政治大国,而且一定要是文化或者历史大国。我们想表明,中国正是这样的一个国家。”
伊扎特说,之所以选择《中国的古代文明》和《郑和下西洋》两个纪录片,原因正在于这两个纪录片很能代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是来发现中国的,不带着任何立场看中国,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们就如实地展现。”坎法尔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早在2005年3月10日晚,英国广播公司(BBC)王牌时事政论电视节目“问与答”(“QuestionTime”)就已经来到中国上海进行现场节目录制,并讨论了香港民主、台湾问题等关注度极高的政治问题。
同是2005年,美国《新闻周刊》、《时代》周刊先后推出了关于中国的封面报道。哪怕是在美国和欧洲的高校里,谈论中国也是当今的一个时髦话题。
这些都是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在舆论界的反映。半岛电视台作为一个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媒体,自然不甘落后。
坎法尔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中国在国际平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半岛电视台必须对阿拉伯观众负责,有责任让阿拉伯人民了解现在的中国这样一个新崛起的力量。”
“中国周”的推出只是半岛电视台关注中国的一个起点。伊扎特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透露,“中国周”后,半岛电视台还会通过其他的途径和方法持续报道中国。“目前,半岛电视台正在筹划两个重要的大型对话活动,一个是中阿媒体对话,另一个是中国学者和阿拉伯学者之间的中阿战略对话。”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徐睿珩 )
国际热图
新华网评
更多>>·· 看图说事:··
新华社区
更多>>· 快评世界杯· 精彩贴图· 坛笑风生· 情感码头
24小时国际热点
··········
海外华人
更多>>·····
国际要闻
更多>>·····
国际漫画
更多>>剪掉不良分子
国际观察
更多>>·····
新华广告
本网要闻
因学术造假而遭到起诉的前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计划东山再起,于7月份重新开始他的克隆研究。
《韩国时报》28日在一则报道中援引黄禹锡律师李建行的话说:“黄禹锡已经在首尔建立了他的实验室,预计于7月4日或5日启用。约有30位研究人员会加入进来,其中大多数人是黄禹锡以前的同事。”
据悉,黄禹锡以前的两名主要副手李炳川和姜成根因参与论文造假,目前正在等着接受首尔大学校方的处分,他们将不会加入到黄禹锡的新研究团队中。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7日说,一颗废弃的美国卫星当天以超近的“危险”距离与国际空间站“擦肩而过”。
据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飞行轨道和导航局发布的消息,这颗废弃卫星重79公斤,高90厘米,宽30厘米,于莫斯科时间27日18时31分(北京时间27日22时31分)与国际空间站不期而遇。在最接近处,两者的坐标高度差约为240米,横向距离约2500米,纵向距离约1500米。 以色列战机28日零时许轰炸了加沙地带中部2座主要桥梁,从而开始对加沙发动军事袭击行动。
据当地目击者说,以军F-16战机先后向加沙中部2座桥梁发射导弹,桥梁被炸毁。另据巴勒斯坦安全人士说,在加沙南部与以色列交界处关口周围的围墙与铁丝网已全部拆除,从而为以军车进入加沙地带作好准备。 这张6月26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监狱的一间囚室。目前关塔那摩监狱关押着大约450名囚犯。近年来美军一系列虐囚事件曝光后,该监狱的恶劣状况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他媒体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周披露了美国政府秘密监控国际金融交易的行为,再一次将布什政府置于尴尬境地。6月26日,白宫点名批评《纽约时报》,称其破坏了长期以来的战时保密传统,美国总统布什甚至用“可耻”来形容媒体的泄密报道。
日本共同通讯社26日报道说,日本防卫厅起草的2006年版《防卫白皮书》将强调强化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继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同时呼吁提升日本与印度的防务交流。
日本防卫厅官员说,这份白皮书定于7月公布。共同社提前获得了白皮书的概要。概要中新设了“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之强化”一章,详细叙述了签订驻日美军整编协议的经过与结果。“日美同盟要真正产生效果,完成整编就十分必要。我国将与美国合作,按时、彻底地完成这些计划,”概要说。
许多人把去往西藏的旅途称为“天路”。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而2006年的7月1日,这个预言将被打破。有960多公里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长达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届时将通车试运营。随着这条钢铁“天路”在“世界屋脊”的铺展、开通,“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将一去不返。而困惑中的世界铁路经济也将受到一次空前的鼓舞。 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同美国陆军士兵巴奇一同在白宫南草坪慢跑。在美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巴奇的双腿全废,不得不换上了令人心痛的假肢。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张杨 )
国际热图
新华网评
····
新华社区
· 快评世界杯· 精彩贴图· 坛笑风生· 情感码头
24小时国际热点
··········
海外华人
·····
国际要闻
·····
国际漫画
剪掉不良分子
国际观察
·····
新华广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