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城市管理要领在于“政府部门正确的管理、融入全球化的意识,以及建设主要面对中低收入层的文明市场”
《瞭望东方周刊》记6者赵嘉麟/北京报道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曾在2003年访问俄罗斯时参观过莫斯科市政府办公地,印象极为深刻——其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丝毫不亚于沙皇的宫殿。
宫殿的主人、担任莫斯科市长长达14年的卢日科夫在俄罗斯政坛是个重量级人物。他多次蝉联“俄罗斯威信最高的地方官”头衔,在叶利钦当政的1999年就被多种民调认为是克里姆林宫新主人的可能人选。他同时也是位颇有争议的人物:舆论对他的管理能力大加赞赏,但亦有声音称他为“令人生畏的教父”,其妻子11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令他饱受政敌和穷人的攻击。
6月14日至18日的“莫斯科北京周”期间,《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终于有机会在北京与这位新闻人物面对面交谈。已过古稀之年的卢日科夫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坐姿挺拔,思路清晰,谈论的话题从北京的交通到莫斯科的中国商城、2008年奥运到他本人的政治生涯。
他留给记者的印象,也是多面和立体的——一如媒体所言:很难从政治上确认卢日科夫。
莫斯科住房问题“解决得不错”
本次“莫斯科北京周”期间,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特意前来参观了“今日莫斯科”图片展。王岐山说,22年前,他第一次出国就到了莫斯科。时过境迁,看过图片展后,他“强烈感受到莫斯科的变化”。
中俄两位京官也认识到在城市发展中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就此进行了讨论。卢日科夫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特别谈到了交通和住房问题。
北京和莫斯科的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250万辆和310万辆。“看一下北京交通流量大的道路就能发现,经常可以见到一个人开着一辆大车的情况,而实际上车子可以装下五个人。莫斯科也有这样的问题。”卢日科夫说。
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措施在于鼓励人们购买微型汽车,“这样道路就显得比较宽敞,因为即便微型车在路面比较多,我们也可以相对方便地组织疏导交通”。
在住房问题上,卢日科夫认为莫斯科解决得不错。莫斯科继承了苏联时代为居民分房的体制,为此每年要新建12万~15万套住宅。“我们正在进行拆迁工作,把上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时期建造的五层居民楼拆除,并为回迁居民免费分配现代化住宅。”
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令莫斯科房价节节攀升,最高价格甚至突破了每平方米3000美元大关。“如果有家庭比较贫困并确实需要住房,市政府就会为他们分房并给予住房补贴。如果家庭具有中等收入,我们提供为期30年的低息住房贷款。这些是政府应当关心的阶层。至于富人,他们有钱可以自己去买房。”卢日科夫说。
据他介绍,莫斯科市政府规定,房屋支出费用不应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2%。如果超过这个指标,那么市政府为他们偿付所超过的那部分。“我们的社会援助的做法是有原则的。”他说。
曾有人将莫斯科市政管理的成就归功于大公司聚集而带来的巨额税收,但卢日科夫予以否认。他在北京首发的中文版著作《未来市长必读》中表明,成功的要领在于政府部门正确的管理、融入全球化的意识,以及建设主要面对中低收入层的文明市场的措施。
“最运动市长”谈奥运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卢日科夫多数时间表情严肃,习惯性地向下扯动嘴角,显得比较威严。当《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聊起体育方面的问题时,市长的表情一下子显得轻松了。
“市长先生,莫斯科具有丰富的举办国际比赛的经验,您对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有什么建议?”记者问。
“教我们的中国朋友如何举办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这不太礼貌。我在2001年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支持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认为这已经足够了。”卢日科夫笑着说。
一位曾在2001年赴莫斯科参与国际奥委会全会的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中国的申奥得到了俄方的大力支持。
对于莫斯科来说,虽然它在竞争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时失利,但近20年间它举办了100多次世界和欧洲重大赛事,是当之无愧的运动型城市。喜爱运动的卢日科夫本人,在国内被称作“最运动的市长”,网球、足球是他的强项。
他的新闻秘书谢尔盖·崔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透露,身材魁梧的市长从2003年秋天开始采用特殊食谱控制饮食。到2004年新年前夕已经减去七公斤左右。小有成绩后,卢日科夫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也开始减肥,并把神秘食谱“传授”给他们。他本人从2004年新年到4月中旬,在原来减肥七公斤基础上又瘦了八公斤——半年时间总共减掉了15公斤。减肥期间,卢日科夫意志坚定,从不违反食谱中的规定。同时还进行体育运动。每周运动五次:踢两次足球,打两次网球,另外游泳数次。
莫斯科正在筹建“华铭园”
近年在俄罗斯发生的中国货物被扣和商人被袭,是记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卢日科夫明确表示:“莫斯科没有实行专门针对中国商人的措施。双方面临的问题是联手打击‘灰色清关’和‘影子贸易’。”
“如果存在所谓(贸易)壁垒的话,那么莫斯科和中国的贸易额怎么能达到30亿美元呢?而且,其中25亿来自中国出口。”卢日科夫说,目前迫切需要双方解决的问题应是如何确保中国商品通过合法、正规渠道进入俄罗斯。
卢日科夫表示,莫斯科有意和中国在各领域,包括城市建设和投资方面开展合作。据他透露,目前莫斯科北部正在筹建有中方参与的大型商务中心“华铭园”,中国专家还将参与建设“俄罗斯塔”项目。
根据规划,“华铭园”分两期建设:一期2009年7月建成,二期2010年末建成。为此,莫斯科市政府已划拨出8.2公顷的土地。将来,这里将出现带有凉亭、小桥的中国风景园环绕的商务中心。
集商贸、餐饮、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俄罗斯塔”,将高达600米。这座115层的摩天大楼总造价15亿美元,建成后它将成为欧洲最高建筑。
卢日科夫表示,聚集全俄40%科技力量的莫斯科,还打算与北京发展科技、教育领域的合作。“历史上有不少中国人才在莫斯科的院校内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回国后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卢日科夫认为,延续俄中传统友谊的重要措施,在于双方增加汉语和俄语人才的培训。“据我所知,不少俄罗斯年轻人希望学习汉语。我们政府部门需要努力,使学校中有更多的汉语教师。”
“我不打算参加2008年的总统选举”
随着2008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临近,“谁将掌控世界领土最广袤的国家”的问题,再次被舆论提出。原本被视为最大热门的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和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但普京总统本月16日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时对媒体暗示,接班人可能是一匹黑马。
普京心中的候选人会不会是常常戴着鸭舌帽的政治强人卢日科夫?最近有消息称,卢日科夫与克里姆林宫内以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谢钦为首的“强力派”走得很近。
带着这个疑问,《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采访结束之际问卢日科夫:“您是否打算参加2008年的总统选举?”
“我吗?”他睁大了眼睛看着记者,露出惊讶的表情,不假思索地答道:“不打算。”
“为什么呢?你精力充沛……”
“是精力充沛,但那(竞选总统)不是我的目标。”不等记者追问详情,老人留下这句颇有深意的回答后疾步而去。这个首次对媒体公布的决定,成为他政治画卷的一处留白,也让人禁不住猜测,这位古稀老人还会以什么身份活跃在俄罗斯的政坛上?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徐睿珩 )
国际热图
新华网评
·· 看图说事:··
新华社区
· 快评世界杯· 精彩贴图· 坛笑风生· 情感码头
24小时国际热点
··········
海外华人
·····
国际要闻
·····
国际漫画
剪掉不良分子
国际观察
·····
新华广告
本网要闻
因学术造假而遭到起诉的前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计划东山再起,于7月份重新开始他的克隆研究。
《韩国时报》28日在一则报道中援引黄禹锡律师李建行的话说:“黄禹锡已经在首尔建立了他的实验室,预计于7月4日或5日启用。约有30位研究人员会加入进来,其中大多数人是黄禹锡以前的同事。”
据悉,黄禹锡以前的两名主要副手李炳川和姜成根因参与论文造假,目前正在等着接受首尔大学校方的处分,他们将不会加入到黄禹锡的新研究团队中。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7日说,一颗废弃的美国卫星当天以超近的“危险”距离与国际空间站“擦肩而过”。
据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飞行轨道和导航局发布的消息,这颗废弃卫星重79公斤,高90厘米,宽30厘米,于莫斯科时间27日18时31分(北京时间27日22时31分)与国际空间站不期而遇。在最接近处,两者的坐标高度差约为240米,横向距离约2500米,纵向距离约1500米。 以色列战机28日零时许轰炸了加沙地带中部2座主要桥梁,从而开始对加沙发动军事袭击行动。
据当地目击者说,以军F-16战机先后向加沙中部2座桥梁发射导弹,桥梁被炸毁。另据巴勒斯坦安全人士说,在加沙南部与以色列交界处关口周围的围墙与铁丝网已全部拆除,从而为以军车进入加沙地带作好准备。 这张6月26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监狱的一间囚室。目前关塔那摩监狱关押着大约450名囚犯。近年来美军一系列虐囚事件曝光后,该监狱的恶劣状况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他媒体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周披露了美国政府秘密监控国际金融交易的行为,再一次将布什政府置于尴尬境地。6月26日,白宫点名批评《纽约时报》,称其破坏了长期以来的战时保密传统,美国总统布什甚至用“可耻”来形容媒体的泄密报道。
日本共同通讯社26日报道说,日本防卫厅起草的2006年版《防卫白皮书》将强调强化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继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同时呼吁提升日本与印度的防务交流。
日本防卫厅官员说,这份白皮书定于7月公布。共同社提前获得了白皮书的概要。概要中新设了“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之强化”一章,详细叙述了签订驻日美军整编协议的经过与结果。“日美同盟要真正产生效果,完成整编就十分必要。我国将与美国合作,按时、彻底地完成这些计划,”概要说。
许多人把去往西藏的旅途称为“天路”。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而2006年的7月1日,这个预言将被打破。有960多公里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长达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届时将通车试运营。随着这条钢铁“天路”在“世界屋脊”的铺展、开通,“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将一去不返。而困惑中的世界铁路经济也将受到一次空前的鼓舞。 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同美国陆军士兵巴奇一同在白宫南草坪慢跑。在美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巴奇的双腿全废,不得不换上了令人心痛的假肢。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张杨 )
国际热图
新华网评
····
新华社区
· 快评世界杯· 精彩贴图· 坛笑风生· 情感码头
24小时国际热点
··········
海外华人
·····
国际要闻
·····
国际漫画
剪掉不良分子
国际观察
·····
新华广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