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操(左一)和妻子(右三)及家人在北京家中
去中国:像是一部传奇小说
乔纳森·考斯瑞德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曹操”。谈及取名的经过,他蓝眼睛一眨,娓娓道来。
他在纽约大学读书时,选修外语选了中文。“那会儿我们那儿没什么人学中文,我就觉得特酷。”于是他就成了当时中文班里唯一的白人。
教中文的何老师要求学生每人给自己起一个中文名字,他回去冥思苦想。当时他正在看英文版的《孙子兵法》,孙子的每句话后面,都有历代著名军事家的点评。他惊讶地发现,每次总有一个叫CaoCao的人点评得特别精彩。后来他又看了《三国演义》,才知道点评的人就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这两字的汉语拼音特干净、特好记,所以我就改名叫‘曹操’了。”他得意地说。
曹操在纽约大学先学表演、导演,后来对分子生物学感兴趣,便转了系。
1996年大学毕业,曹操想到了去中国。“我爱看小说,一个人去一个很远的陌生地方,居住、生活,这本身就很传奇,我就好像是小说的主角。”于是曹操背起了行囊,只身开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
找工作:出演近50部影视剧
刚来北京,曹操两眼一摸黑,不知如何和别人交流,不知该找什么工作。他听说很多外国驻华代表的孩子学习需要辅导,就印制了一大堆海报,贴在外交公寓区。“我什么课都教,物理、生物、历史、数学都行。”曹操笑得很顽皮。
教了两年书后,曹操发现中国电视电影中常常有外国人的角色,会说汉语又学过表演的他就想去试试。1999年他在翻看杂志时发现一则招外籍演员的广告,于是他就去和导演聊了半天。临走时曹操问导演什么时候通知他是否被录用,导演一脸诧异:“你还不知道?就是你了啊!”于是曹操得到了他的第一个角色,此后片约不断。
现在曹操已经出演了《走向共和》、《大龙邮票》等近50部影视剧,演过中世纪军官,演过美国大兵,也演过成功白领。“外籍演员人少,一个要当多个用。中国演员多而且分得很细,比如大家一看是个胖子、戴眼镜、梳中分头,就自然而然想到了汉奸。”曹操调侃道。
遇知音:更加喜欢北京生活
谈笑间,露台上的画眉鸟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鸣唱,曹操的妻子端茶上来,他满眼爱意地说:“Baby,谢谢你。”结婚3年多了,曹操始终亲昵地喊妻子“Baby”。
妻子李之茵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我们俩是朋友介绍认识的。”曹操扬起眉毛,颇为这种传统的方式自豪。1998年曹操刚来中国不久的一个周末,曹操和李之茵在朋友的安排下“偶遇”了,彼此认定对方为相伴一辈子的“知音”。
2003年两人结婚了,既没有摆酒席,也没照婚纱照,两人只是穿着T恤衫和牛仔裤去登记了。“结婚是一天的事,但我们的爱情是一辈子的。”曹操说得很深情。
婚后的日子再平常不过,也会“每天一小吵”,但只要对方先认错又会甜蜜如初。“最麻烦的还是婆媳吵架啊,我算是体会到了。”说到这里,曹操像天下每一个尴尬的儿子和丈夫一样,一脸无奈。好在李之茵这个懂事的儿媳妇总会在风雨过后,给婆婆打个电话认个错,婆婆也更喜欢她了。
两人的小家是他们共同的杰作,在顶层的露台上能俯瞰龙潭湖公园的全景,门口蹲着小石狮子,墙上挂着立轴的字画,客厅里摆着仿战国的铜鼎、西藏的箱子、老北京的橱柜,书房里立着仿唐代的大佛,家里的灯全是唐代宫灯的样式,就连金鱼缸上也铭刻着《岳阳楼记》。
曹操平时看书、拍戏、做沙盘,周末去战术模拟俱乐部模拟古代战争,畅想亚历山大的重骑兵遇上秦始皇的戈驽兵的场景。平时在家他做美国菜,媳妇炒中国菜,周末和朋友一块去烧烤。“在中国我有喜欢的工作、喜欢的房子,还和媳妇在一块。”曹操每3年只回洛杉矶两次,还在北京给父母买了房。
“中国和欧美一样,有着很完整的文明,多了解不同的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不能做井底的那只小青蛙,要跳出去才能看见更远的大海。”曹操抿了一口茶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