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伊朗女孩嫁不出去
本报特约记者 李小鲸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伊朗妇女找老公有点难
伊朗是个男女有别的国家。出海关时有女士通道,地铁有女士车厢,清真寺有女士包间,健身房也有不同时间的男女专场。由于是穆斯林国家,伊朗的男女有别观念特别强。
上大学为找老公 有钱男人是首选
“上了大学又怎么样?毕业一样没工作。”这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无奈的心声,为了两个正在念大学的女儿,他不得不打两份工:白天开出租,晚上去餐厅当服务员。 可既然没有未来,还上大学做什么呢?他给出的答案让记者着实吃了一惊。“上大学后女儿可以找个好老公。”
眼下伊朗的失业率高达40%,找工作像是大海里捞针。在这种情况下,男性都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更不要说妇女了。因此,很多女孩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找男朋友上,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就毫不犹豫地回到家里,一心一意地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
伊朗学校多是男女分校,但大学是个例外,大学校园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女孩子们寻找男友的最佳地点。而且,能够上大学的男生,以后的工作应该不会太差,收入不会太低。
在婚姻方面,很多伊朗女孩都非常现实。记者问过很多女孩同样的问题:如果一个男人非常爱你和你的家人,并且相貌英俊,人品也好,就是没有钱,你愿意嫁给他吗?她们无一例外地在第一时间说“NO”。
妻子出门丈夫签字 女人活得有点委屈
尽管很多伊朗女孩已经放弃了事业上的追求,一心只是想找个好老公,可现实却很难让她们如愿。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朗损失了近60万的青壮年男子。战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一个伊朗全国青年组织的调查表明,目前20至29岁的年轻妇女有620万,而25至34岁之间的男性仅有480万。而且由于伊朗男子有寻找比自己年轻的女子结婚的习俗,因此有125万名女性可能会丧失结婚的机会。伊朗媒体说,就算是所有男子都结婚,也仍有100多万妇女要过单身生活。
因此,在妇女地位原本就不高的伊朗,男性享有了更多特权。男孩子们可以从容不迫地挑选女友,同时交好几个也不会受到任何谴责。妇女在家庭中没有决定权,连单独外出旅行都要丈夫签字批准才能买到车票或机票。
伊朗法律规定,一名男子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娶十几个老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另外,还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契约婚姻模式,其实就是合法同居。男女双方找律师签订婚姻合同,期限不定,连法院都不用去,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终止合同。这看上去很公平,但事实上,离过婚或是有过契约婚史的女性,想再嫁出去几乎不可能。
几年前,有个中国人在德黑兰开车不小心撞倒了一个伊朗老太太。老人家不要赔钱也不上医院,惟一的要求是让这个中国男子在她两个未出嫁的女儿里,任选一个娶回家,两个都娶更好。那个中国人被纠缠了很久,最后才把事情平息。
重男轻女挺严重 伊朗女孩很郁闷
迪娜是记者在德语学校的同学,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从上小学起,她的成绩就名列前茅,在家里更是乖乖女。她爱每一个人,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她的弟弟。
“我们没有吵过架,也没有打过架,我们只是从不说话而已。”从弟弟出生的那天起,父母的爱和关怀就都转移到弟弟身上了。弟弟喜欢的东西,她必须无条件让出。只要弟弟一告状,无论谁的错,挨骂的都是她。她努力地学习想要证明自己,但妈妈跟邻居说:“哦,我的儿子特别聪明,他从不学习成绩都不坏,他要是稍微看看书,成绩准比她姐姐强百倍。”
女儿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人,一出嫁就一了百了,只有儿子才是自己的指望。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仍在伊朗父母心中根深蒂固。对女孩来说,读书只是为了今后能找个好点的夫婿;打理家务、照顾弟兄才是女孩的正事。有些父母为了减轻负担,甚至在女儿十七八岁时就开始为她张罗婚事。据记者的观察,伊朗母亲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和别人大谈特谈自己的儿子,开场白永远一样:一脸陶醉地说:“oh~~~~, my
son!”(哦,我的儿子!)
“小的时候,无论我为弟弟做什么他都不领情,他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他从来不做家务,不好好学习,但还是家里的宠儿。我也想试着爱他,但我做不到。”迪娜马上就上大四了,她说自己一定会上研究生,并申请奖学金到国外读书。她要证明自己,让妈妈知道,女孩也可以比男孩强。
新闻特写 伊朗女孩从早忙到晚
努珊,19岁,来自小康家庭,上有五个兄弟姐妹。这是周三的清晨,努珊的一天就在妈妈的大呼小叫以及和同屋的五姐抢卫生间中开始了。
7:15
努珊匆匆忙忙出了门。家里虽然有车,但孩子太多,妈妈照顾不过来,努珊每天都是自己坐公共汽车去学校。乘公交车时,男士从前门上坐前半个车厢,女士从后门上坐后半个车厢。即便自己这边的车厢再拥挤,另一边很松快,谁也不准越雷池一步。这倒是大大减少了性骚扰发生的频率。
7:58
好险,差点迟到。大门口的风纪老师用鹰一般的目光盯着进入学校的女孩们,要是谁的头巾没带好或是袍子没过膝,就会遭到严厉的批评,严重的还可能会被挡在门外。
伊朗的学校没有早操、课间操,也没有音乐和美术课,再加上努珊明年要高考,她说一到学校头就大。伊朗的高中要上四年,高三有个结业考试,考试通过就表示可以毕业了。如果想考大学,还得再念一年;努珊今年就上高四。伊朗私立大学花钱就能上,但要想上公立大学、重点大学,就得使劲儿啃书本。
学校功课很紧,不过假期多。所有伊玛目(伊斯兰教教职称谓,阿拉伯语意为领袖、表率、楷模等)的生日、祭日都会放假,再加上一些名目繁多的节日,加起来一年有七八十天。要是赶上大雪、大雾、空气重度污染,也会停上一两天的课。
15:30
努珊苦着脸走出学校,终于放学了,今天数学测验恐怕要砸锅。这时,学校旁边街心花园里三五成群的男生吸引了她的注意。“他们啊?呵呵,天天都来,都习惯了。”
努珊说他们是另一条街上男校的学生,每天放学都有人来女校门口转悠。当然,也有女校的学生到男校门口去的。看来,男女分校并不能把青春的萌动压抑住。少男少女们羞涩的脸庞和试探的目光,在任何时候都那样美好。
16:30
英语学校的辅导班准时开始,从学校紧赶慢赶的努珊,还是迟到了10分钟。不过,今天老师也迟到了,德黑兰雷打不动的大塞车啊!
这里的英语教学和西方很相像,一个班绝对不超过15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只要一开始上课,就只能说英语了。虽然没有外教,但老师多数都是国外回来的。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努珊的英语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口语。学校里的那些试卷,在她看来已经不值一提。
18:15
“哦!快被抽干了!” 经过一整天的奔波和学习,努珊浑身疲惫,她决定先到冰淇淋店大吃一顿再回家。
坐在冰淇淋店五颜六色的小桌旁,努珊拿出上次钢琴老师讲的内容,比比划划地复习起来。她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可惜学校没有音乐课。小时候,家里没条件给她报音乐培训班。这几年,哥哥姐姐工作的工作、嫁人的嫁人,她才圆了梦。
20:00
在公共汽车上晃悠了一个多小时,努珊终于到家。不过,她可没错过晚饭。根据各家情况不同,伊朗人的晚饭通常在晚上9点到11点之间。
有三姐在厨房帮妈妈做饭,她可以在电视前彻底地放松一下了。努珊家装有卫星接收天线,电视能收看到几十个台。她最喜欢看旅美伊朗人办的电视节目,开放性和娱乐性一点儿不比美国本土节目差。
那些老电影也很有意思,黑白的胶片中,六七十年代的伊朗繁华而奢糜,姑娘们披着一头长发,穿着时髦的超短裙,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地和爱人勾肩搭背。努珊说,妈妈有时候看着这些电影就发起呆来,也许是触动了记忆中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和肆无忌惮的青春。
23:00
晚上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想起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的平淡日子,没有变化没有亮点,努珊有些倦怠。但她还是细心地把明天要用的东西准备好。借用郝斯嘉的那句话: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