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华)此前缄默不语的各大车险老总开始高调谈论交强险“上路”,随着“七一”大限的临近,沪上拥有交强险经营资质的车险商迈开推广步伐,预备提前介入交强险市场。据悉,今天开始,沪上拥有交强险经营资质的各保险公司将统一上线试行交强险出单系统。
市场未热险商先行,除了此前不分昼夜调试系统外,各保险公司反馈消息称已在制定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我们预计在30日左右统一对外宣传交强险。”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相关准备工作都在紧张进行,但未透露详情。
按照保监会遵循的“不盈利不亏损”原则,交强险经营的好坏最终在各家公司之间将出现悬殊结果,而7月1日“限折令”的同步实施可能引发市场出现新格局。
“上海车险市场出现大规模洗牌的可能性不大。”人保上海分公司车险部副总严建国告诉记者,由于上海市场上四轮机动车三者险投保率高达95%以上,因此,因为大量新增保单出现利益格局重新划分的可能性不大。记者了解到,按照车险市场份额,人保、平安和太平洋三家占到上海车险总份额的60%左右。
“但交强险上路对所有保险公司来讲都是业务转折的大好机会。”人保上海分公司车险部业务主管聂冰一语中的,这也是无论大小公司都在征战交强险的最大原因,一些小但务实的保险公司可能因为交强险而一鸣惊人。
按照交强险“上路”后的规定,所有车险商都必须从人保、太保和平安三家公司提供的三者险和车损险费率中择一使用,也就是说,中小车险商将遵从与“三大家”几乎完全统一的费率来抢夺客户。“如果限折令坚决执行的话,对运作不好的保险公司打击会比较严重。”市场人士中肯评价,交强险“上路”后要求保险公司先行垫付和支付抢救费用,因此对保险公司资金要求比较苛刻,同时,异地出险赔付等情况也成为竞争中的关键。
“我不能说以后车险市场将是人保、太保、平安三足鼎立,但非常有这种可能。”虽然不愿具名,但排行前三的某财险公司一位负责人称,上海车险市场可能会出现潜在“暗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