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北日报今年招录了一批拥有硕士学位的记者。为了让他们熟悉社会,体验民情,特开辟小栏目“新记者在基层”。这些新记者将贴近贫困生、农村特困户、社区、工厂等,反映生活一线的新闻和人物。荆楚网(湖北日报)(见习记者张真真廖志慧杨麟)目前,我省高校中家庭困难学生约18万人,其中特困生近10万人。 他们的学习、生活如何,与其他的同学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大学时光?带着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在校贫困大学生。
“贫困不可卑,荒疏学业才无颜面对”
严芳是来自黄冈龙感湖的一名贫困生。回想刚上大学时的情景,严芳感慨地说:“从农村到城市,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同学带她到一自助餐厅吃饭,面对着种类繁多的饭菜,她不知如何下手,指着水果问服务员怎么卖,服务员说水果是免费送的。她听到后当即拿了几个橘子塞到包里就往门外走,同学和服务员顿时都愣住了。“贫困本来是实际情况,没什么感到自卑的。荒疏学业才是一名大学生最无颜面对的事情。”谈到学习,严芳自豪地说,“班上的贫困生几乎都拿过奖学金或助学金。”除了勤奋学习,严芳也尝试过打工挣钱。她通过中介找了份家教工作,试讲后就杳无音信,白白被骗了50元中介费。之后严芳就不再外出找事做了,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学业上。“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必经的过程,在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慢慢就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严芳开心地说。
“好好报答一路恩情”
“要不是这一路好心人的帮助,我现在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妹”,这是武汉理工大学张云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张云8岁时母亲去世,15岁父亲下岗。2004年,她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我在家盯着录取通知书呆了一个礼拜,学费怎么办呢?”不知不觉,张云已经泪流满面。眼看就要开学了。这时,高中班主任带来喜讯,已经帮她申请到“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每年提供5000元,成绩在全系排名前30%还可以减免学费。可是,张云还要负责妹妹上学的费用。去年9月,张云到学工部办贷款手续,看到老师办公桌上的烟灰缸满了,想等着也是等着,就拿去倒了。等办完手续要走的时候,那位老师说,“你愿意做勤工俭学吗?”,“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机会太意外了”,张云有些得意。之后,那位老师总喜欢安排她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张云成长也很快。“别人没经历的我经历了,但上天对我很眷顾,总是有那么多的人帮我”,谈到未来,张云很执著,“我一定要回到家乡,好好报答这一路的恩情。”
“贫困和富裕都是一种挑战”
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康晓的父亲在她初二的时候出车祸落下病根,母亲经常性休克至今未查出病因。但她不愿意提起贫困。有一次申报奖学金,家庭贫困者优先,但康晓在“家庭情况”栏中只写了寥寥几笔,最后在老师的劝说下她才详细地填写。说起这些,康晓有些无奈,“每次写家里贫困的一幕幕时,好像揭伤疤一样,特别难受。”所以,康晓不愿意社会上太多人关注他们这个群体。“我们已经努力忘记贫困生这个标签,每天勤奋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我们压力本来已经够大了”,康晓瞪大了眼睛说。如今大三的康晓,很想考研,也复习了两个月,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她想早点出去挣钱,为家里做点事情。“其实,贫困和富裕都是一种挑战。贫困要克服一种心理压力,富裕挑战的则是你的惰性。不管是哪一种,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要面临着很多挑战。”康晓说。
[记者手记]
“我们和别的学生没什么不一样啊!”,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他们选择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通常在学生组织担任职务;他们承担着生活的压力,但在挑战中证明自己。我们常常感叹贫困生群体的庞大,但国家的奖学、助学政策使得绝大多数的孩子能安心学习。可喜的是,社会关爱加上自强不息,贫困生群体沐浴在阳光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