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报报道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能源与金属战略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分析人士、投资家达成一致:在未来10到20年内,包括能源、金属等商品资源价格将持续上涨。
资源价格将高涨
迄今为止,包括石油资源,以及铜、铁、铝、黄金等资源的价格已经持续暴涨了近10年,不过多方预计认为,未来可能还存在10多年的价格上涨时间。 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副总经理景川指出,除了全球经济长期持续性增长,大量资本流向商品市场以及美元长期贬值构成了外部条件外,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也出现了强劲的增长,特别是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将导致金属、能源等资源消费的快速增加。他指出,按照世界银行工业化的划分标准,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200~2400美元,中期为2400~4800美元的水平。我国目前的GDP水平还未达到中期的水准。而韩国、日本的重化工业阶段进行都经历了20年的时间。中国重化工业进程的阶段也会不少于这个时间。因此金属、能源等资源消费的快速增加,还会有20年左右的时间。华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研究资深研究员徐念榕指出,中国对于国际资源的依赖至少还有15-20年的时间,而这种依赖可能还有加强的趋势。
亟须确立资源定价权
徐念榕的研究发现,国际资源价格走高对中国经济下游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美国。具体表现是,国际资源价格维持高一点,将会对中国下游利润空间产生挤压。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指出,中国所以在油价上升时受到不良影响,是因为对原油的场外定价在新加坡。另外,中国产品定价权缺失也表现在制造业领域——2005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1/3左右的物资产品,但价值只有5%。另一个例子是,中国虽然是钛的生产大国,年产400多吨,超过美国的300多吨,但在钛金属领域的定价中心地位也尚待建立。曹和平表示,中国应该建成7~12个金属能源交易所,出现能源大户、交易大户、仓储大户、信息中心等等,才能确立能源和金属的定价中心地位。
不能再做资源消耗大国
近年来在推高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方面,没有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比得上中国。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趋势将会无尽期地继续下去。然而中国领导人已得出很不一样的结论——不能让这个看来无法满足的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长此下去。因此,它正坚定不移地向降低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模式转移。此举可能对中国经济的成长特质带来强烈的冲击,并对金融市场和较广泛的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编辑 暴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