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中队官兵巡逻在中英街上
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中英街的居民都有一个直观感受:香港回归9年来,中英街的治安环境明显好转,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也发生了质变。
在中英街居住了30多年的梅姨深有感触地说:“几十年来,镇内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每天晚上,看到官兵们巡逻,我们心里就踏实。”
过去,中英街一直属于特别管理区,长期实行宵禁式强制管理——从晚上12时至凌晨6时,不许人员进出中英街关口。宵禁使中英街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5月28日,中英街终于取消宵禁。那天,中英街数千名居民奔走相告,逢人便说:“中英街取消宵禁,与中队官兵的努力分不开。”
取消宵禁后,中英街上的楼房有的还没建到一半,就已销售一空,而且价格还高于周围其它地段。来买房的深港两地市民说,在这里买房就是冲着这里的治安环境好来的。
中英街所在的盐田区与深圳市区的唯一通道是一条收费隧道——梧桐山隧道,由于收费高,老百姓喊出行难,外商喊成本高,区内有不少企业纷纷外迁。与梧桐山隧道相邻,有一条长达5公里的盘山公路,属于十三中队边境管理区,但一直不对外开放。
2000年,中队通过了解发现,开发盘山公路,大大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他们将了解的情况向上级机关作了汇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这项造福盐田人民的工程于2001年下半年开工。路修通后,以前搬走的工厂又纷纷迁回来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落户盐田。
严格把关毫不松懈
据统计,每天进出中英街的游客,多则3万人,少则1万人。而十三中队一个哨兵每天要站两班岗,将近8小时,使用1200多句“您好,请慢走,多谢合作,再见!”等文明用语,还要敬2000多个军礼。
被称为“查证能手”的范启龙,在中英街关口处执勤已4年多,每天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通过长期观察和积累,总结了一套识别假证的方法。仅今年前5个月,他就查获14张假证。
5月4日,一男子手持证件,欲从小范的验证通道过关。范启龙发现该男子外貌与公安部通缉的在逃人员很相似,于是不动声色地注意上了他。交谈中,该男子从容应答,神情镇定,通过图章识别也没有发现证件的可疑之处。最后,小范把证件拿到阳光下,仔细观察水印、暗纹,最终确定这是一张假证,并和另一名战士立即把该男子控制起来。该男子不得不交待犯罪事实,他名叫石小伟,湖南人,涉嫌走私进口塑料粒,涉案金额达人民币3000多万元,该嫌犯因长期在逃被公安部网上通缉。他哀叹:“我连闯三关都没被发现,最后却栽在哨兵手里。”
近年来,该中队先后捕获偷渡分子120余人,抓获公安部门和香港警方通缉的要犯4人,查获走私案50余宗,案值人民币近2000余万元。
街上军民鱼水情深
随着深港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来深圳工作置业的香港人越来越多,仅住在中英街里的香港人就有3000多人,再加上每天从两地进出上班的人,将近1万人。每到上下班时间,大家都集中在关口争着进出,给当地居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
为方便居民的工作生活,十三中队在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很快为居民开通了专用通道,使沙头角镇8个自然村1800多名到香港打工的村民,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每天清晨7时起来排长队验证,也不用担心上班迟到。为了不影响周围群众的睡眠休息,他们实行无号早操,既不吹号,也不喊口号,一切都在安静中进行。
中英街的群众有什么急事和难事,中队的官兵都会主动去排忧解难。76岁的李仕保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两个儿子也因遗传性白内障而过早失明,家庭生活拮据。另一名叫廖丽娟的居民,因车祸先后4次动手术,家里欠下巨额医疗费。中队将他们列为帮扶对象,每月为他们提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专程上门看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