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两块半米高的铁路界碑,紧紧并排连在一起。漆黑的字迹在左侧白色界碑上标注“青藏线起点”,右侧的碑上是一个巨大的黑色“0”字。
这就是青藏铁路起点0公里处,23年来,它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卫兵一样,风雨无阻地矗立在此,守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青藏铁路。
0公里背后的嘱托
很少有人知道青藏铁路0公里的具体位置———西宁火车西站向西1.5公里,湟水路铁道口西行150米处。
值班员吴雪梅在道口伴随着0公里整整度过了10年的岁月,眼看着杨树苗茁壮成长为铁道旁的参天白杨,荒原变成繁华的都市,“碑上的字迹是半年前才喷刷过的,原来的比较模糊”。
吴雪梅一家两代人都工作在青藏铁路线上。
上个世纪50年代,她父亲随着铁路修路工程队来到西宁修筑兰青铁路,参与到西宁到格尔木段的铁路工程中。
吴雪梅说她父亲是青藏铁路的一个见证者,“因为工程搁浅,父亲希望坐着火车到拉萨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父亲在1998年去世之前,就常常念叨着青藏铁路什么时候修到拉萨,他对青藏铁路有很深厚的感情,毕竟是看着它建设、搁浅。”
父亲告诉她,青藏铁路的第一锹土在她工作了10年的道口边上,“你替我看守着它,终有一天它会有意义的”。
10年期盼梦成真
10年,吴雪梅一直风雨无阻地与青藏铁路0公里默默相伴。
“这里很少有人来,很少有人关心0公里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有什么样的意义。”吴雪梅用熟视无睹一词概括地说。
10年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故事,吴雪梅的工作也很简单:火车过来5分钟前,她就将二楼的红色按钮摁下。“一直很平淡,道口的值班员也换了几个人。他们都是从这里退休的。”
吴雪梅唯一的感觉是工作越来越忙。1996年,她刚在铁路道口上班时,每天只有20趟火车在西宁与格尔木之间来回。10年过后,这个数字翻了一番,“每天至少40多趟”。
2006年3月1日,第一列试运行“天车”从湟水路铁道口通过。吴雪梅呆呆地站在二楼上,望着这条绿色游龙心潮澎湃,因为“父辈的希望,将从今天开始抵达拉萨。父亲的愿望实现了!”
青藏铁路两“起点”
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青藏线0起点”并没有真正通往西藏拉萨。
鲜有人知的是,青藏铁路有两个起点。一个在西宁的0公里处,一个在格尔木的南山口。
青藏铁路西格段814公里,距格尔木火车站32公里处的南山口,路轨两侧高矗的铁架支起一个巨大门匾,上书“青藏铁路新线起点”8个大字。
1983年的铁路修到南山口后,这里一度成为青藏铁路的终点。
23年之后,青藏铁路的南山口终点,重新回归了它的中点位置。2006年7月开始,承载着千百年梦想的青藏列车,将日夜奔驰在高旷的草原和巍巍的雪山之上,跨越1142公里青藏高原。现代文明仅用12小时,就跨越了唐蕃古道12个月的进藏时间距离。
格尔木由青藏铁路昨日的终点,重新变成了今日新的起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