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名同学被骗做传销
说到人才市场,何山首先发出了一声叹息。
“到人才市场,都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要求,少见应聘者对用人单位提要求的。应聘者上当受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谁来负责?为什么整个人才交流会就没有一部工商部门的监督电话?”
6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西部(兰州)全国人才交流大会上,身陷如潮水般汹涌的人流中,何山向记者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何山说,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以及其他同学都有过在人才交流会上受骗的经历。
“我参加人才交流会已不下40次,这还是个保守数字。”个头不高,瘦瘦的脸颊被晒得黝黑黝黑的何山,是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4届毕业生。“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来源就靠零碎打工卖药。”他说。
说起毕业当年同班同学在某人才交流市场上受骗上当的事,何山有些激动:“32名同学被骗到青岛做传销,最少的被骗去8000元,最多的被骗了两万多元。还有以某市第三人民医院名义招人的传销组织,骗了11个同学。”
记者就何山所说展开调查时,一家在交流会上招人的电子设备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本人就有过在人才交流会上受骗的经历:“2001年我大学毕业时,工作没着落,怀着迫切的心情到人才市场找机会,遇到一家医院招人,很是兴奋了一阵。和40位同样学医的大学生一道,我交了万元抵押金进了医院,可谁想到,不到1年,医院就散了伙。”
“事后我们才知道,这家所谓的医院,当初是拿着一张卫生部门‘同意筹建’的证明进入市场招人的。我们起诉医院和人才市场,官司是赢了,但钱还是没有追回来。”这位女士在讲述自己的遭遇时,也不时地发出叹息。最后,她拿出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人介绍信让记者看:“我们现在招人可是带足证件来的。”
名为招聘高级营销人员,实际要的是廉价劳动力
穿行在拥挤的人群中,记者又遇到了参加了10多场人才招聘会的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2005届毕业生殷淑媛。说起对人才交流会的感受,她也发出了叹息:“好的用人单位条件高,能获得面试的机会少。一般的公司面试又不太想去,像保险、证券和房地产公司什么的,常常招的是业务员,这样的岗位与专业无关,初中生也能干,所以叫我去面试我都不去。”
在一旁的另一位大学生补充说,现在此类公司以招聘高级营销人员为名,到了公司,要么没有底薪,要么试用时间很长,“他们实际要的是廉价的劳动力”。
殷淑媛表示,她现在对人才交流市场已失去了信心:“我现在主要在网上看招聘信息,要不就是靠朋友提供线索,偶尔也在学校毕业生信息栏里找。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来招聘,这比较直接、可靠,受骗的机会少一些。”
在交流会现场,记者看到,某家保险公司招人,要先交50元培训费、500元押金,通讯费、交通费不管,吃住自理,试用期3个月,试用合格后签约1年。某家网络公司招人,先要培训1星期,试用3个月,无保险“三金”,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完成主管“按个人能力大小”分配的销售任务,就要被辞退。
学土地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殷正良这样总结自己参加人才交流会的经验:“人才交流会真正来招人的单位少,好多用人单位只是来宣传一下。”他扶了扶眼镜,笑道:“广告效应嘛。”
人才市场依然是主渠道
针对大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和表现出的戒备心理,本次人才交流会承办方——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交流部部长张志峰承认此类问题确实存在。
张志峰说:“用人单位鱼龙混杂。我们人才市场每年举办人才交流会,多的时候有两万多家用人单位进入市场,要说完完全全都可靠是不可能的。”
张志峰强调,进入人才市场的99%的用人单位是正规的,“当然有1%的不正规,对当事人就是100%”。因此,他提醒求职者应聘时,一定要辨认有效证件。“我们要求用人单位招聘时必须佩戴参会证,凭证入场,结束后要退证才能领取押金,就是为了防止招聘方把证件转让给别人。”
本报兰州6月2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