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赵明宇)昨天下午,最新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澳裔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和另一位澳大利亚女作家梅利娜·马尔凯塔做客《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与叶广岑、毕淑敏、马丽华、徐坤四位中国女作家对话。
布鲁克斯在澳大利亚长大,曾做过记者,长期对国际热点进行采访和报道。她2001年出版小说《奇迹之年》,当时即好评如潮,小说讲述了1666年英国大瘟疫期间的一段感人故事。去年她又推出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的历史小说《马奇》,并因此荣获今年的普利策小说奖。马尔凯塔的成名作《少女寻父》则讲述一个17岁少女的故事,充满了感人亲情。
在对话过程中,中国作家对两位女作家的写作状态以及国外女作家的状态给予了很多的关注。
作家马丽华好奇布鲁克斯为何又写纪实又写小说,布鲁克斯则笑着说,自己有了儿子后,因为没办法出去采访,所以只能靠想象写作。之所以写出《奇迹之年》,是因为自己以前在休假时,曾经路过一个叫“瘟疫村”的地方,这个奇怪的名字当时吸引了她进去走访,这个村庄因为暴发瘟疫而自觉地把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割断,封闭地生活。这个事情一直存在她的记忆中,直到她把它写出来。而对于自己的《马奇》为何能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她只是谦虚地表示“可能是符合了评委的审美吧。”
针对澳大利亚女作家的数量,两位外国作家表示大约是占一半。毕淑敏表示,中国的女作家现在也越来越多。
对中国女作家的作品,两位外国女作家表示了解得都不多,曾经看过的作品是一些女作家在海外以英文创作的作品,如谭恩美的《喜福会》。但她们都表示,对中国文化兴趣很大,并希望借助自己的作品与中国建立更多的联系。布鲁克斯表示,希望自己的下部作品中会把中国写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