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8日下午,记者途经百年气象台时,发现顶楼有数名民工正在切割铁围栏,想到楼体上珍贵的铸铁水准点和楼内一些可移动的构件,急忙向哈尔滨市文管站站长刘云才报告,刘云才立即与其他工作人员赶赴现场。他们到时,顶楼铁围栏已拆掉,楼内所有精美的铸铁楼梯栏杆都被切割下来并和一些拆下来的木门一起堆在楼门口。
刘云才对记者说,这幢百年气象台尽管还没有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根据国务院去年下发的文件精神,凡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建筑都是文化遗产。而这座建于1902年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楼的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它原址保护下来,可以成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一个物证。对于目前确定的迁建方案,刘云才认为不符合国家文物局已经确定的关于文物建筑复建的量化标准,即文物建筑必须原址保护,可以复建的是在原有建筑存在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允许复建缺失的百分之十。
29日上午,记者再去百年气象台探访,只见楼内各个房间的地板都被拆卸,做工精美的老木门拆下随意乱放。在现场遇见一些前来与百年气象台告别的市民,其中一位是哈尔滨商业大学的赵鲁臣老师,他曾在几年前看到本报呼吁保护这座建筑的文章后首次来此探访,没想到再来已是另一番模样。他说,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并不矛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发展经济就拆掉这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实在是得不偿失。(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