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6月30日讯
前些日子,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开展的调查显示,28岁到32岁的男性白领中,分别有22%、73%、34%、32%的人愿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当“全职先生”。其中上海男人归隐之切,令网友们大跌眼镜。 “男人想回家”到底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无奈,“全职先生”生活又是怎样一番酸甜苦辣?本报记者在烟台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得到了一份饶有意味的———
烟台男人:宁愿受累,坚决不做守家人!
“如果条件允许,你是否愿意回家做全职先生?”———针对全职先生的挑战性与争议度,我们设问并针对数十位烟台男性进行了一次调查,听到了如下不同的声音:
国明:我不愿意回家当全职先生。男人的心胸在天地之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男人该办的事。
尚冰:如果我下岗没工作了、老婆的钱够用的话,我愿意做全职先生。我倒是很想学学烧菜……
网友“戈多”:俺相当不愿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关键在于:回家=脱离社会。如果没有工作,等于失去了同社会的联系,你会关上几乎所有同外界沟通的窗口。
郑柯:平平淡淡也不错。如果有女强人罩着我,呆在家里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错。
东湖:那要看这个全职先生的定义是什么?如收入仍在家庭占主导地位(占4分之3以上),可以接受。否则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让老婆养。
网友“一颗苗”:俺不愿意。因为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失去了经济那就失去了一切!
俊伟:格林斯潘可以回家抱孩子,咱不能。如果钱挣足够了,只靠投资或资本运作可以过很舒适的生活了,那我就可以不上班了,呆在家里只去健身……
网友“英雄”:我不干!男人没事业,我不赞成。男人那样的话,老婆也会瞧不起的。再说,见了新朋友都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
面对我们的问题,80%多的男士立场统一:那就是,大丈夫只能“出”(主外)不能“进”(在家呆着),这样的头等大事,容不得别人的半点非议。而能接受全职先生的男士,前提也是money要挣得多。
烟台女人:只要和谐,男人在家何乐不为?
男人回归家庭,家庭模式由“男主外、女主内”变为“女主外、男主内”,女性对此是否认同,我们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女性朋友。当被问及“如果条件允许是否愿意丈夫回家做全职先生”时,80%的女性回答愿意,20%的女性回答不愿意。
姜女士36岁个体经营者
既然女人可以回归家庭,男人也完全可以。家庭生活中,家务、教育孩子总要有人做,如果他的工作不称心、收入不高,不如干脆回家料理家务,让妻子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工作。
朱女士42岁业务员
男人回家做“全职先生”并没什么不好,现在都讲男女平等,夫妻双方如果妻子有能力且做得不错,丈夫可以回家干,这样对双方都好。
马女士26岁公司职员
对“女主外、男主内”这种家庭模式我很赞同。家庭幸福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只要两人愿意,且生活得愉快幸福,谁回家都一样。
刘女士30岁售货员
让男人回家做“全职先生”我不赞同。一个男人总要有自己的事业,如果让他每天窝在家里围着锅台转,那太没出息了。
贺先生——左手订单,右手稚子“SOHO”五年赚得逍遥乐
起床、收拾屋、上网、接儿子放学、准备晚餐———这是贺满近似于固定流程般的日程表。“全职先生?呵呵,我算一个。看上去,有些婆婆妈妈,其实是工作家庭两不误。”
今年37岁的贺满一直从事外贸行业,2000年正值年轻气盛的贺满,遭遇行业持续不景气以及单位改制裁员的双重瓶颈,看准了外贸行业的相对自由独立,贺满主动递交了辞呈,“当时,我想得很清楚,这一回家,可能从此就远离了办公楼这样的江湖,但家庭这样的舞台未必就没有自己需要的养分。”
单干伊始,业务上早已能独挡一面的贺满没有过多的不习惯,业务订单、电话邮件一样也没少,名义上回家了,其实不过是把家里的书房,变成了自己的办公战场。忙得不亦乐乎的贺满时间总是不够用,有时差的外贸工作可以说是全天候,家庭的便利性得以充分体现,其工作可谓如鱼得水,家人对贺满先生的回归,先是担忧,而后全盘接受。
慢慢地,生意做大了,认识的朋友多了。贺满总是被别人有意无意地提醒他的“全职”身份。有熟识的朋友劝贺满,“大男人家,整天闷在家里,多不像回事呀,介绍起自己来也没面子。”每逢这样的“有色眼镜”,贺满总是一笑而过,因为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而且自己接收的大订单比在单位时只多不少。
2003年,SOHO一词开始风行,让不少人意识到“原来在家里办公一样可以挣得高收入”。新朋老友看贺满的眼神又有些变了,直称贺满在家办公也算是种时尚了。
近两年,社会的开放发展更推动了职业选择的多元化,不少疲于奔波的男士也愿意回归家庭。“男人总说处世压力大,他们最羡慕的就是挣够了钱可以回家随心所欲生活的成功男人。自己虽说算不上成功,但经过这几年的全职生涯,我也算有点发言权。这样说吧,全职先生因人而宜,可以很自由很独立。就像我,前些年忙生意,孩子也基本照顾不上,这两年没有那么忙了,与其苦闷,不如索性把生活的重心往孩子的教育上多偏重一些。现如今,孩子的教育也是件大事,把孩子教育好了,不也是一项大好事嘛。”
周先生———也有白眼,也有感动“主夫”三年深味当家累
买菜、做饭、洗衣、收拾房间……周而复始,周先生已经坚持三年了。
周先生今年46岁,以前的他可不是这样,做业务员的他,一年中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可3年前单位不景气,他也闲下来。那年儿子刚上初四,正是中考
的关键时期,忙碌时
分,岳父又突然病故,岳母孤身一人需要照顾。他和妻子一合计,回家当起了“全职先生”。谁知这一呆就是三年。
刚开始时,周先生很不习惯,不是哪天起来早了,就是放下饭碗拿起包就往外走,一直折腾了好长时间。现在,打扫卫生、整烫衣服、抹拭家具、买菜做饭……样样驾轻就熟,特别是饭菜做得更是花哨,偶尔还会从书上、电视上偷着学点艺,试着做给家人吃。做了三年家庭“主夫”,周先
生觉得有点累,“过去觉得家务活没啥道道,不就那点活嘛,可没想到,忙起来,还真是琐碎繁杂,根本放松不下。”借此,他也读懂了妻子的辛苦,“想想那些年,我不常在家,妻子家里家外地忙,真是不容易。现在,我来‘相妇教子’,也算是对妻子的一种补偿。”
累点、忙点,对周先生来说倒没什么,但亲人的不理解和邻居的“看不起”却让他很受伤害。“男人就该出去闯荡,整天窝在家里能有什么出息!”岳母虽然未当着他的面说,但在和亲戚说这话时,他在隔壁还是隐约听到了;有时出门,那些在门口唠嗑的大爷、大妈、大姐更是在背后指指点点,让他感觉如芒在背,倒是妻子一个劲地鼓励他,“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只要我们过得舒坦就够了。”
虽然屡遭白眼,周先生还是觉得收获了很多。有时看着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饭,“我特有成就感。”而儿子那句“老爸,我的成绩里有你2/3功劳”更是让他感动……
李先生——淡了颓废,长了精神“窝藏”六年重探人生路
“人生的底线到底有多低?也许你不知道,但我知道。捱过最低谷,我的下一程走的就都是上坡路了。”今年35岁的李童,将如上的心得归功于他曾经长达6年的全职先生生涯。
1999年的夏天,因为一笔烂债,李童与老板间的不和终于爆发了,倍感压抑的李童最后决定甩手走人。在某文化单位工作的媳妇得知后,没有抱怨,反而安慰他“树挪死人挪活”,媳妇的贤惠李童打心眼里感谢。但没有想到的是,“全职先生”这顶帽子戴上容易,摘下来难。
媳妇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是一个人的收入总是有限,家庭如影随形的经济压力,亲友无处不在的关切眼神,让李童不甘心窝在家里,整天在外奔波忙着“没事找事”,可忙到头来,总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样的打击一次次重创着李童的自信心,虽然抵触“家里蹲”,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自感找不到前进方向的李童,慢慢疏远了朋友,淡漠了妻子,任由自己泡在网吧里,在人生的低谷里消沉。
2002年初儿子呱呱坠地。面对嗷嗷待哺的儿子,李童这下子坐不住了,“媳妇工作不容易,精打细算的日子过得不轻松,教育儿子又是一项重要的事业,带孩子最合适的人选非我莫属了。”一扫往日的颓废,重新振作的李童坦然接受了“全职爸爸”这一新岗位。看着儿子一点一滴地在自己的教育下茁壮成长,李童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就像重新经历成长一样,我从人生的最低谷与儿子一同站在起跑线上,努力向上,因为儿子,我没有再走下坡路的理由。”
2005年初,3岁的儿子上幼儿园了,家里的开销更大了,李童摆正自己的心态,重出江湖并顺利找到了工作,李童说,“6年的全职先生让我收获了不少,消沉,振作;迷茫,奋斗,这样的经历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我相信‘探底’之后便会是‘反弹’。” (本报记者张洪庆宋红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