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前的拉萨市井生活
开车进入拉萨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没完没了的金珠路。这条又宽又长的大马路沿着拉萨河,好像永远开不到头。拉萨整个城市沿着拉萨河从东到西,规模看起来非常可观,不过顿珠多吉告诉记者,拉萨过去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城市。
顿珠多吉是土生土长的拉萨人,退休前是西藏自治区统战部长,家在拉萨西北的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边上的区政协家属区。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大石头建成的兼有汉藏风格的房子。顿珠多吉的大儿子在拉萨歌舞团工作,正要带着几个同事从家属院的后门去保护区排练。如今这里是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但顿珠多吉说,过去这里是拉萨的远郊区。在他家墙上挂着一幅1948年的拉萨地图,那上面,当时的拉萨仅仅只包括今天大昭寺、小昭寺和八廓街附近很小的一部分,布达拉宫则有些孤零零地待在拉萨西北方向。顿珠多吉指着地图说:“过去拉萨哪里有现在这么大,布达拉宫距离城里有好几里地,当时喇嘛们要进城买东西,都说‘到拉萨去’。”
陈宗烈的“到拉萨去”则是在1956年“大发展”为西藏民主改革做准备的时候。国家号召各省市都要支援西藏。陈宗烈说,当时仅北京就来了1万人。中央命令新闻电影制片厂选3名搞摄影的支援1956年刚刚创刊的《西藏日报》,陈宗烈刚好在那时从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同去的还有后来的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这段工作生活经历了西藏最为动荡的几个时期,也让他亲身领略了那时的拉萨市井生活。
主笔◎蔡伟
创建初期的《西藏日报》一时有300多人的庞大规模,但由于1956年底中央决定暂缓西藏民主改革,《西藏日报》社又急剧减编,只留下9个人看门,《西藏日报》第一任摄影记者之一的陈宗烈就成了唯一留下的摄影记者。24岁的陈宗烈不甘心无事可做,也许是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他内心里认为西藏早晚是要改革的,“我当时想,要把这些东西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只要有机会我就走出大门拍照,与工作队一起下乡”。那时候西藏还没有车,骑马是家常便饭。陈宗烈说,有一次在后藏游历,他差不多在马背上走了3个月。
虽然青藏线已经在1954年修通,但连接内地的交通几乎全靠一条青藏线,物资运输根本供不应求。陈宗烈说,当时粗略统计,假如全靠青藏线,一个职工的所需,必须有一辆半车一直要在公路上跑。“西藏要大发展,要修电站、汽车修理厂,要发展工业,这些都需要钱。那时候的设备都需从印度进口,就连吃饭、日常用品内地无法保证供应,同样要到印度买。所有这些还不是通过政府,否则太慢,只能通过商人。”
于是印度、尼泊尔、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各国商人蜂拥而入。中国内地商人反倒因为经过了资本主义改造,很少有人敢来。“那时候的拉萨,酒馆、不公开的鸦片馆,什么都有,卖子弹的满街都是。实际上,这里什么军火都有,只不过商人们没有把武器拿出来。”用陈宗烈的话说,当时边境线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仅仅是象征性的,而西藏当时的特殊地位让内地来的人也获得了特殊的待遇。
50年代国家决定西藏民主改革之前暂不使用人民币,继续流通银币。为此从全国十几个省集中了银元运往西藏。陈宗烈这样的入藏干部待遇也相应比内地高得多。“我当时的待遇算比较低的,22级,到西藏工资是180多元。要知道那时候内地连13级干部都拿不到这么多钱,得12级的司局级干部才行。”如此高的工资,陈宗烈至今说起来都很兴奋。虽然事实上只能拿到5%的现大洋,其余的要直接存到银行,到国营贸易公司买东西也先要开出单子经银行转账才能买。陈宗烈说,当时拉萨买的罗马表市价是30块大洋一块,好一点的欧米茄才一百多一点大洋,“我买了块很高级的劳力士自动表,当时的价格才150块大洋。罗马表?”陈宗烈笑着说,“那种品牌不够高档,一般无人要”。
优厚的待遇和丰富的市场,让50年代拉萨的生活听起来比当时的内地优越得多。“当时拉萨虽然不大,却号称‘小香港’。我们那时候生活得很好,人员精简后伙食也得到改善,平时的早餐都是喝印度炼乳、哥伦比亚咖啡。每天都像开宴会一样,还可以喝到从印度过来的红酒。”不仅如此,那时连内地都比较稀罕的彩色胶卷也买得到,1块多一卷。不过由于彩色胶卷要送到加尔各答或是香港冲洗,陈宗烈说他用得最多的还是柯达黑白胶卷,也是1块一卷,并不便宜,“当然,这种生活代价也很高,伙食费一个月要60块大洋,直接从工资扣”。这样的生活直到1959年平叛之后,八九十块钱人民币的工资终于和内地靠拢了。
由于人民币不流通,上世纪50年代的西藏某些生活习惯让陈宗烈仿佛回到了古代。他曾经去过日喀则附近的萨迦王国,那里还存留着法王,每天上朝,一切都保持着元明时代的生活状态。而陈宗烈说,当时记者下去住站或下乡,经费统统发大洋。而他前往萨迦的那一次,带上了2000块大洋!“自己拿不动还要雇人、雇牲口驮,好像古代一样,非常不方便。”
施舍是那时形成的另一个习惯。看着当时藏族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苦,陈宗烈说,实在于心不忍,和同事们经常施舍藏民,“当然是大洋”。那时的拉萨遍地是乞丐,普通人也比较贫穷,3块大洋可以买一头牦牛了,1块大洋可以买一只肥羊。
洋货的“入侵”并非全无害处。《西藏日报》社刚刚成立,摄影设备只有从宣传部弄来的一些破相机。报社从这些部队缴获的战利品中挑了几部,陈宗烈得到了一个美国造的很大的新闻镜箱。这个相机不能装胶卷,只能装闪叶片,非常笨重。好在当时的拉萨洋货应有尽有,居然连老式的闪叶片都能够买得到。在报社添置新相机前,陈宗烈说他早已忍不住自费买了台莱卡相机,另带三个镜头。陈宗烈说,当时只要700多块大洋。
除了丰富的物资,50年代的拉萨也延续着旧时的市井生活。让陈宗烈印象最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酒馆,这里凝聚了藏族社会的人生百态。陈宗烈说,传统的藏式酒馆也是一个娱乐场所。除了牛、羊肉和乳制品,主要以喝酒为主。“藏酒就是青稞酒,味道相当好,我很爱喝。这种酒的度数和啤酒差不多,略带酸甜,比南方的米酒清爽、可口。”不过那时候内地干部不允许去酒馆这种比较“乱”的地方。陈宗烈的对策是请藏族朋友带酒来宿舍,由他请客。当然,有时藏族朋友也悄悄地把他带到酒馆去。
“酒馆里很乱,还有妓女,人员复杂,我怕领导问起来说不清楚。不过当时年轻,还是想去看看。”这也许是作为新闻记者的另一种好奇心,陈宗烈至今仍然非常怀念藏式的酒馆的氛围:“进去之后,一边喝酒,一边听音乐。酒馆常有一些艺人进来,相当于艺伎吧。唱歌、跳舞,男的弹六弦琴伴奏,很有情调,却不喧闹,颇有‘香格里拉’风情。”
不知道这样的世外桃源当时在内地是否还有,反正听完歌后,照例按旧俗要散银子、铜板。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西藏和拉萨真是香格里拉。陈宗烈的照片中记录了大量西藏的贫困阶层,而拉萨正是当时西藏的社会缩影。他说,拉萨当时只有3万人,在街上讨饭的乞丐就有4000多,这还是旧藏地方政府统计的数字,“地方政府也想效仿西方,搞一些养老院、救济院、乞丐村。我们去的时候看到他们开始在做,但是实际上根本顾不过来”。
只要一上街,后面就跟着小孩老人。“咕叽,咕叽,这是印度语,就是求求你,求求你。”陈宗烈说,这种极端的贫困如果在内地,也许早就引发了暴动和起义,但当时西藏和拉萨的人们某种程度上却显得无忧无虑。“他们虽然生活在最低的生活低限,但却还可以维持最低的生活。因为不论是商人、普通人家,看见他们就会拿出点钱或食物,地方政府也有微薄的布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可能是极不和谐的社会,但这就是当时藏人的真实生活。”
(到西藏去系列报道三包括以下内容:
26 传奇拉萨
34 拉萨踏古:变与不变的圣城
40 拉萨风土志
44 1959年前的拉萨市井生活
48 “父亲是我一个永远的目标”
52 罗桑巴·赤列曲桑:从活佛到会长
56 日桑活佛与他的家族传奇
58 丹增多吉:一位“现代活佛”的故事
64 寻访旧西藏的贵族庄园
74 西藏的贵族庄园和领地旅游路线
76 旧拉萨贵族宅第:贵族家庭的身份符号
78 德木活佛和他的儿子旺久多吉
82 出拉萨记
84 从拉萨往南:萨嘎达瓦狂欢
88 从拉萨往北:纳木错,天上的湖泊
90 从拉萨往西:到后藏去
94 从拉萨往东:直孔提寺的雨中“晒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