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慈善变得简单而快乐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7-1 0:49:22 · 来源:新京报
在超市买东西,结账时找1毛3硬币,硬币放包里麻烦,怎么办呢?收款台旁有个小纸盒,写着“爱心捐赠”,我正好顺手放里面;到银行取钱,利息有零头,窗口旁有个小塑料盒“让零钱变成爱心”,正合心意,把零钱放进去,我很快乐;书市门口有个摊子写着“请您捐一本书,给山区的孩子们”,不少人从自己千挑万选的书中拿出一本放在捐赠的书堆里,自然而随意。 我放了一本《现代优秀散文选》,希望能有孩子看到这本书。
在香港,流动人口多,政府严厉打击摆摊卖东西,到处可见标志“流动商贩、市民公敌、切勿光顾”。但政府对慈善行为网开一面,在香港沙田火车站,我看见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和智障人士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义卖。每人拿个小篮子,装着手工制作的毛绒玩具,标着价格,无需大声吆喝,过往的人们踊跃购买。这是既帮助弱势群体,又给人以尊严的好举措。那天我买了两个毛茸茸的黄色小鸡,现在就放在我桌上,什么时候看见心里都暖融融的。
慈善事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是,“让慈善变得时尚、快乐、简单”,并推出“娱乐慈善消费慈善”等新理念。所以我建议:慈善机构不妨在超市、银行或其他地方放一些有“慈善标志”的捐赠盒子,可以标注捐赠目的,如:“白内障复明工程”、“西部母亲水窖工程”等。这样做,一是积少成多;二是唤醒人们的慈善意识;三是让人们关注弱势群体。
古人云“行善,如春园之草,日不见长,但其增焉”。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方式,就有多少种慈善的方式。
吟秋(北京学者)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