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启功墓昨建成 夫人照片陪同砚形墓上镌刻着启功先生早年间自拟的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昨天是启功先生逝世整整一年的日子。在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一块砚台形的黑色墓碑建成,这是仿造先生书桌上的砚台而作的。昨天,众多亲人学生送别先生的骨灰入墓,随先生一起入墓的还有启功夫人章宝琛女士的一张照片。墓碑仿一方砚台
在万安公墓的墓碑林中,启功先生的墓碑前没有任何的指示牌。
这是一块黑色的墓碑,中间有个曲线的凹槽,像砚台的形状。墓碑正面只简单地刻着“启功1912-2005”,以及“夫人章宝琛1910-1975”几个字。
墓碑背面刻有这样两句诗:“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元白用功之砚”,他的一个学生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句话是启先生生前刻在自己的砚台上的,他还依此为自己的书房取名“坚净居”。先生一生爱砚,这个墓碑就是仿先生常用的一方砚台而做的。
在墓碑正面的碑座上,刻着先生生前自拟的墓志铭(见上图)。
启功先生逝世整整一周年了,昨天,亲人将他的骨灰从八宝山请来,将在这里入墓。古文为先生送别
没有惊动太多的人,昨天来送先生的都是启功先生的入室弟子和至亲朋友。民俗学泰斗钟敬文的儿子来了,大弟子赵仁来了,一个从贵州赶来的女学生手捧一束金黄色的菊花。他的家人一袭黑衣。
启功先生的大弟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仁用一篇古文表达对恩师的追忆:“维丙戌仲夏某日,弟子赵仁谨以浸泪短文一篇于恩师元白公新墓之下,以祭之……”
在万安公墓小小的告别室,先生的骨灰盒摆在正中的台子上,两边肃立着送别的亲人。哀乐响起,亲人默哀,短短1分钟后,葬礼主持人请亲人为启先生请骨灰盒。
启功先生的侄子章景怀双手托起先生的骨灰盒,凝顿了几秒钟,慢步走出告别室,来到墓前。有人开始哭了,一位60来岁的老人摘下眼镜擦眼泪,她说,她和先生是邻居,孩子们老去先生家玩……
“请大家为逝者念叨念叨吧。”主持人说,不同的声音响起来——“先生一路走好。”“先生保重。”
一张启功先生夫人的照片被镶在水晶相框内,陪在先生墓中。两块石板用水泥封住墓口,亲人们再看一眼逝去的人,把鲜花撒在了墓碑上。晨报记者代小琳/文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幕后新闻
启功先生的学生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1975年,启功先生的老伴去世。夫人曾打赌说,自己死后启功会再娶。而启功先生坚持说不会。夫人去世后,他拒绝给他介绍对象的红娘,并把双人床换成了单人床明志。一次,病重的他躺在病床上忽然笑了,护士忙过来问其故,他说:“我赌赢了。”
启功先生用30年时间实现了对妻子的忠贞。在他的墓碑上,也刻上了夫人的名字和生平,阴阳相隔30年后,他们终于团圆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