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星小学按照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的政策要求,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部分偏胖偏瘦的小学生因为达不到良好以上的标准,可能被“三好学生”的评选拒之门外(见6月30日本报A10版《偏瘦偏胖都不能当“三好生”?》)。 本报报道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6月30日下午,中星小学的陈校长约见本报记者,也谈了他们在执行新政策过程中的苦衷和无奈。
陈校长说,早在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下发全国各地执行,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和体育部门要求全省各级学校从2004年起全面执行这一新政策。按照教育部随后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及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陈校长说,因为这项政策是硬性规定下来,学校不能不执行。按照新的测量标准,全校1000多学生中大约有50多个学生没有达到“优良等级”,这些学生从身体形态来看,总体上属于“偏胖”或“偏瘦”,因此容易给家长造成“‘偏胖或偏瘦’失去‘三好学生’资格”的直观印象。
陈校长认为,实际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更能促进学生综合体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他建议家长不但多关注孩子的体育技巧的训练,还要多注意孩子在饮食、生活习惯、综合素质的训练等。(记者王洪伟实习生 张爱荣)
广州越秀区中星小学本学年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进行了改革:凡身高体重不达标的学生,没有资格参与“三好学生”的评选。很多孩子就因为偏瘦或偏胖而被学校的“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拒之门外。
此项“评先”制度改革一出笼,就在学生家长中引起了争议:正方认为,现代社会的人才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身高体重和评选三好学生挂钩,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方则认为:如果将身高、体重等不能与学生主观努力完全挂钩的身体形态标准掺杂在内,可能给一些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教育专家则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评选“三好学生”的制度已经过时,把身高体重与评“三好学生”挂钩更是滑稽,呼吁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三好学生”评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