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57岁的窦村石匠老潘坐在明孝陵享殿后的老柏树下守着一堆石头,一刀刀雕刻须弥座,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20天了。每一抬眼,历经600年风雨的享殿石须弥座就映入他的眼帘。“这些都是我们窦村的老祖宗们雕刻的。 600年了,又轮到我们这些晚辈来修补。”老潘吸了口烟说,“也许他们当年也是坐在这里刻的呢。”
明代石匠“斗”出个窦村来
听到老潘的话,和他同来的其他4个石匠都笑了起来,他们都来自窦村,来修补他们祖宗亲手雕出的杰作。记者上前一问才知道,虽是同一个村,但他们的姓氏各不相同。“我们村就是全国的人‘斗’在一起形成的。”老潘告诉记者,600年前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时候,从全国各地调来了大批石匠,把他们安排在出产石料的青龙山前统一居住。石匠们负责在青龙山开采各种尺寸的青石,通过秦淮河运到城里,并在明城墙、明故宫、明孝陵等工地上现场雕成需要的石构件,如今明孝陵的明代石构件基本都是出自这些石匠之手。石匠们住的地方就被称为“斗村”,久而久之成了“窦村”。如今窦村的原始居民大多是明初石匠的后代,他们中什么姓都有,唯独没有姓窦的。
现代设备取代不了传统工艺
石匠们的后代将明初石刻手艺一代代传承至今。记者看到,5个窦村石匠磨坯、描花、凿刻、錾花……各有分工,有条不紊。每一两天,一大块精美的须弥座石构件就会在这传统的工艺流程中产生,和600年前的几乎没什么区别。“虽然磨坯等环节用上了电动工具,但像雕刻缠枝纹或波浪纹等依然要靠纯手工。”有着40多年雕刻生涯的老潘一边说,一边用锤子持续不断地敲击着铜凿子,扁平的凿尖在青石上迅速划过,留下一条动感的水波纹。另一个石匠正拿着一个铅笔形状的铁錾,密密麻麻地点在刻好花纹的空白处,錾过之处,石头上的花纹就变得立体生动起来。老潘告诉记者,这些工序完全依靠手腕上的感觉,电动工具是取代不了的。
面对祖宗杰作慨叹没传人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明孝陵准备修缮的不但有须弥座,还有石望柱、石栏板、石台阶。为了保持明孝陵建筑传统的延续性,他们特地从青龙山上采来青石,并请这批窦村老石匠用和他们祖宗相同的手艺雕刻新的石构件。虽然任务相当繁重,但他们在窦村找不到更多的石匠。“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学这门手艺了。”老潘说。5个石匠中年纪最小的杨师傅今年也40岁了,他的孩子正在上中学。“得让他考大学。”杨师傅说,“虽然这是祖宗留下的手艺,不传下去可惜。但孩子前途也很重要啊。”每一个窦村的老石匠都生活在这种现实与传承的矛盾中。 南京日报记者 李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