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巍
今年的导游资格证考试在即,哈尔滨市第八普通职业高中开办的导游资格考试培训班上周结束了课程,谁能想到,这个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里,30多名学生竟是清一色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回中职学校上课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体现出大学生就业观日趋成熟务实,同时,也在向高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发出质疑。
为考证本科生“高就低”回高中
导游资格证被看作是进入旅游行业的通行证,但考证的全国通过率却只有20%。据了解,哈尔滨市一些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考取导游证的比率高于全国比率,最高通过率竟能达70%,连高一的中职生通过率也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而对于一些学习旅游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要考取导游资格证却不容易。
哈尔滨市一些高校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为了能考取导游证,不得不到中职学校进行再学习。市八职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今年5月,开办了面向社会的导游资格证考试培训班。前来学习的30多名学生竟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均来自黑大、商大、师大等高校与旅游相关的专业。这些学生表示,大学里的专业课不实用,多偏重于理论,与实践衔接甚少。大学里没有与考导游资格证相关的课程安排,如果不参加培训想考证非常难。黑龙江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静说:“中职学校的老师讲课非常有针对性,很实用,是我们在大学里很难学到的。一样学旅游服务,中职生比大学生就业率高。好多中职生高一的时候就已经拿到导游证了,每年放假都可以到旅行社实践,比我们要经验丰富。”据哈尔滨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大一学生小王介绍:“现在大学毕业生被称作普通劳动者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许多大学生在应聘时发现,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不是用不上,就是不够用。拿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书去应聘,还不如拿导游资格证好使。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实用教学。高等教育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们的文化水平、知识素养等综合素质,但却不能为我们的就业开路。所以多个证,多个出路。”
旅行社:重能力不重学历
大学生的就业率真的不如中职生吗?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几家大型旅行社。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大部分旅行社试用后,大学生辞退比率在80%,中职生辞退率在50%。据黑龙江省假日旅行社史总介绍,中职生比大学生“上手”要快得多,稍加点拨就能独立带团。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不如中职生,与他们在学校所学习的内容与实际脱节有直接关系。
中职生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强,缘于他们在学校实践机会多。旅行社为了能拥有一个好导游,每年都对新招收的大学毕业生花重金进行上岗培训。反正都要培训,有些旅行社就不愿招收旅游专业的大学生,更愿意招收外语专业的大学生,经过培训外语专业的毕业生能成为很好的英文、俄文导游,可以给旅行社带来更多的商机。黑龙江海派旅游有限公司的崔总说,一个导游能“救团”也能“砸团”,导游越来越成为旅游活动的灵魂。事实上,哈尔滨旅游市场导游缺口非常大,尤其是优秀导游更是难寻。大学教育应该寻求与市场的对接,培养适用型人才。她建议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从招考时就应考虑其“出口”问题,性格内向的学生就不适合。另外,一名合格的导游不仅要有历史、地理等文化知识,更要有综合社会交际的能力,要有处理意外事件的经验。该公司曾录用的一个旅游专业的大学生竟不知道中国某省的简称。
大学教材不实用
中职生的就业率为什么比大学生的就业率高呢?据了解,就旅游专业而言,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较大学更实用。据了解,为了让旅游专业的中职生能尽快考取导游证以期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学校在高一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安排与导游有关的课程,并进行集中辅导。高二的时候再进行正规旅游理论课教学。而且授课老师会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让学生毕业时就已具备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而大学里的旅游专业课程着重传授专业理论和知识,课程设置多为管理营销方面,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记者在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学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里看到,旅游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文化等课程占的比重非常大。据旅游专业的大学生讲,他们大三实习时,自觉的、有心的学生会找个单位实习一番,但大多数学生是找个单位盖个章写个实习鉴定了事。大学生实习、实践少,一方面是这方面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不愿接收实习生,造成客观上的机会短缺。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生走出校园时,难以直接成为高管人才,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已被广泛接受。高校里部分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裂痕”,使许多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差。苦学十余载拿到学历,竟无法推开就业大门。而职业学校的技能掊训、专业设置紧靠社会岗位,使得职业学校学生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大学生踏上“回炉深造”之路的现象应引起高校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