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该改革了”
谢有顺主讲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直陈语文教材选文弊端
本报讯(记者高爽 陈以怀)“中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往往不是最好的文学作品,而是可能更符合‘语文’的标准,这方面需要改革。 ”昨日下午,7月份第一场深圳市民文化大堂在人民大厦三楼多功能厅开讲,本报专刊副刊部副主任谢有顺受邀成为主讲人,他昨天讲座的题目是:我看中国文化的现状和走向。
“台湾与大陆文化上无法割裂”
谢有顺被文坛誉为最年轻、最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1992年起发表当代文学批评、思想随笔200余万字,出版有《我们内心的冲突》、《活在真实中》、《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等论著,现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昨日15时开始的讲座吸引了400多人。谢有顺在讲座中谈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世代传承,他还谈到自己访问台湾的经历,他说,在他接触过的台湾的文化人中间,基本没有支持台独的,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从文化上讲,台湾是完全不能与大陆割裂开来的,因为两地同根同源,因为同一种文化的支撑。谢有顺说:“如果有一天,孔子突然变成了外国人,台湾同胞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孩子不爱读鲁迅是教法问题”
有听众问:“孩子怕写作文,如何培养孩子对文学的兴趣?”谢有顺认为,现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往往不是最好的文学作品,而是可能更符合“语文”的标准,这方面需要来个大的变革。谢有顺提到,在一次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中,最不喜欢的作家中鲁迅的名字竟然高居榜首,理由包括,作品文白相间,内涵比较深、晦涩,一般都要求背诵等。谢有顺则认为:“不是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可能是老师讲得不好。”他希望,“从教者要把文字的味道讲出来”,如果老师讲得好,“完全可以让孩子们打开崭新的文学窗口。” |